• 28阅读
  • 0回复

无声的号召 栲栳公社实行责任制促进了科学植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7-05
第2版()
专栏:山西通讯

无声的号召
栲栳公社实行责任制促进了科学植棉
今年,山西省永济县栲栳公社许多生产队的棉花长势特别喜人。一棵棵棉株墩壮粗实,一片片棉田齐齐刷刷,谁看了谁都会情不自禁地称赞。为啥这个公社的棉花会长得这么好呢?干部和社员说:这是实行生产责任制促进了科学种棉的结果。
今年春节前后,四个姑娘嫁到了棉花高产著名的南苏大队。她们进村以后,每人包了二亩二分地的棉花,心里直犯愁:娘家种棉花是老办法,婆家种棉花采用育苗移栽新技术,娘家亩产皮棉抵不上婆家亩产皮棉的零头。现在,有了生产责任制,不掌握新技术,秋后产量达不到指标,不但要受罚,脸上也无光。于是,她们下决心学会植棉新技术。恰巧,南苏大队有四个植棉经验丰富的妇女。四个新媳妇找上门去求教,终于如愿以偿,被收为徒弟。从此,一人带一个,教的认真,学的也勤奋。
育苗移栽关键要育好苗。四个新媳妇从如何挖苗床、配料土,如何划行、打窝、点籽,到如何洒水、定苗、通风、晾晒,道道工序都请教个明明白白。这还不算,还非要老师手扶手地教给操作。就这样,四个新媳妇终于掌握了冷床育苗的技术,自己培育出了棉苗。刮大风,她们担心风吹走了塑料棚布,守卫在苗床前;下大雨了,她们担心棚布上的积水压坏了棉苗,也守卫在苗床前。她们感慨地对人说:“长了这么大,在生产上还没操过这份心哩!”
在南苏,说起育苗移栽,过去怎么动员,也不见社员动弹;现在,不用干部做工作,人们自动地挖起苗床,一宗新的植棉技术,很快就推广开了。这种新的气象是怎么来的呢?栲栳公社党委书记风趣地说:“生产责任制比我们这些领导干部的权威大,它有无声的号召力呢!”过去南苏大队亩产皮棉只有六、七十斤。那时,推行“大概工”,干活“大呼隆”,人们对植棉新技术并不热心,棉花生产老是上不去。新的局面从一九七七年开始了。那一年棉田备耕时,大队又请来了全国著名植棉模范吴吉昌传授先进的植棉技术。过去,吴吉昌的植棉经验在这里推不开,这次,由于全大队都实行了责任到人、联产奖罚的生产责任制。社员们都想把自己所负责的地块的棉花产量搞上去,认真地学先进的植棉技术。吴吉昌的植棉经验在这个大队迅速推广开来,棉花产量大幅度提高。这一年亩产皮棉一百零五斤,一九七八年达到一百四十八斤七两,一九七九年创造了一百六十六斤七两的新纪录。
和南苏大队紧相连的卫村大队,过去种棉花一向采用直播,连续多年平均亩产皮棉只有四、五十斤。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社员们看到南苏大队采取了育苗移栽的先进技术,棉花产量直线上升,都想学习,可是没人教,不敢搞。今年春节,南苏大队名叫赵便花和赵妞丹的两个姑娘嫁到了卫村大队,这下卫村大队的社员可乐了。她俩刚过门,社员们就上门请教。春节一过,社员们普遍搞起冷床育苗来。赵便花和赵妞丹成了卫村大队的棉花生产顾问。在两个新媳妇的指导下,从没搞过冷床育苗移栽的卫村大队,今年就育了一百九十四床棉苗。
本报通讯员 赵为群
本报记者 杨玉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