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2阅读
  • 0回复

音响的魅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7-05
第8版()
专栏:

音响的魅力
俞小一
一部影片的音响(包括效果、音乐等)如果运用得比较好,会使影片生色不少,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有一部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影片,导演从规定情景出发,巧妙地设计了从坑道顶渗出来的水滴嗒、滴嗒地落在指挥员桌子上的脸盆里的画面,并配上单调的滴水声来映衬一场战斗开始前的寂静和紧张气氛。那滴嗒滴嗒的水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近上映的影片《啊!摇篮》中的保育院炊事班长罗贵田牺牲那场戏的处理很耐人寻味。一开始孩子们愉快地打着月饼,唱着《月饼歌》;当他们忽然发现老爷爷“睡着”了时,孩子们生怕弄出声响惊醒了他,一个个悄悄地离开了屋子,把门轻轻地关上。罗贵田就在这样一种特定的环境和人物行动中,安静地死去了。导演在这时候用的音响是“零”。然而,正是这“零”的音响,才既准确地表现了天真可爱的孩子们此刻要让老爷爷好好地睡一觉的心情,又真切地展示了罗贵田这个老红军战士热情、淳朴的性格和为了孩子们不惜熬尽心血的崇高精神世界。罗贵田的工作是平凡普通的,他的牺牲也是平凡普通的。这样的艺术处理含蓄、庄重、真实而自然,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深切的感动。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还是在《啊!摇篮》这部影片中,当保育院的队伍在撤退途中遇到敌机轰炸而和指挥部失去联络时,影片用了一个保育院队伍遭空袭的新闻照片式的定格画面,与此同时,配以男中音旁白和强烈而清脆的电键声。这就很好地体现了党中央对革命下一代的关怀,鲜明地表达了我军指挥机关决心全力寻找和保护保育院的急迫心情,也为剧情的开展作了交代。
常言道,写文章要“惜墨如金”,其实这也同样适用于电影中的音响运用。音响要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创作人员除了要加强艺术修养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深入生活,观察生活,要研究一点观众的心理,学会分析特定情况下观众的情绪和愿望。只有以生活为依据,真实地展现剧中人物的情感,引起观众的共鸣,才能充分发挥音响在影片中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