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阅读
  • 0回复

冰心和她的《小桔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7-11
第8版()
专栏:

冰心和她的《小桔灯》
周晓
冰心是我国当代散文名家,她的散文教育了众多的读者,包括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这位老作家受到人们普遍的尊敬,不是偶然的。冰心足迹遍及欧美、亚非各地,具有长远而广泛的生活阅历;她经历了“风雨如磐暗故园”年代寄居异国时的生活沧桑,又受到社会主义时代新生活的激励,她对祖国的赤诚和对下一代的慈爱,是愈来愈诚挚深沉的。三十年来,她不仅用新的感情、新的眼光,继续以通讯和纪游的形式向小读者介绍世界各地的斗争风云、风土人情和文化艺术,使少年读者在开扩视野、增长知识的同时,受到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她还满腔热情地追踪着历史的脚步,努力用多采的笔触为读者勾画出我们祖国的各个侧影。解放以来她创作的散文,大都收集在新版的《小桔灯》一书中。
五十年代,冰心尝试着用豪放雄健的笔调歌颂祖国大地上的建设,象《我们把春天吵醒了》,她的笔底仿佛氤氲着腾腾热气。这一类散文,节拍豪迈急促,作者的热情是使人感动的。不过,我还是更喜欢冰心那些既散发着时代气息,又保持着她犹如行云流水般的、婉约明丽的固有风格的散文。例如《国庆节前北京郊外之夜》,记述的是夜晚在动物园门前和几个外国学生一起候车的一个场景,其中溶合着她往昔寄居国外时的切身感受,情致欢快而又委婉,热烈之中仍不失明丽,作者那满心的欢喜所蕴含的情怀是深挚悠长的。它写的不过是一个街头小景,恰恰充分显出了冰心善于因小见大、以景抒情的特长。又如被用作书名的那篇《小桔灯》,回叙了解放前重庆乡间的一个生活片断,写“我”如何从一个穷苦木匠的小女儿身上感受到人民的力量;当她从这个勇敢、乐观、灵巧的女孩子手里接过送给她的小桔灯时,她仿佛看到了无限的光明。这是冰心在找到光明之后,用明朗的心情回叙过去对于光明的寻求的,短短的篇幅所表现的时代变化及其影响十分深刻细腻。这篇《小桔灯》,可以说是我国儿童文学中一个精致的杰作。
散文特别讲究语言文字之美。冰心的散文确是十分注意词章文采的,但她的文笔既绮丽又朴素。试看《一寸法师》一文,以一个日本民间故事(一个长仅及寸的小人儿敢斗庞然大物的妖魔)为素材写成,从作者在日本访问时从石山寺小摊上买来的一件小小纪念品写起:
那是“一种只有一寸长的小木槌,把槌柄拔出,可以从槌身里面倒出米粒大小、纸片般薄的两个小金像来。这两个小金像,一个是僧家打扮,手里拿着一把槌子,一个是裙帔飘扬的宫妆美人。问起来知道是一寸法师的故事”。
这里的文词经过细致琢磨,可又象是不经意地信笔写下来的;这里用的是叙述性的文字,可作为一篇散文的开头,却是这样富有魅力,读者读到这里会急切地要读下去。整篇散文写得简洁自然,又写得和那把小巧的小木槌和那个精美的日本民间故事那样玲珑剔透。这样的散文,能够给少年读者以精神上启迪(弱小战胜强暴、善良战胜邪恶);同时,也能够给予少年读者以美的享受,在艺术欣赏中得到满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