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北京为什么连续几年闹菜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7-12
第2版()
专栏:

北京为什么连续几年闹菜荒?
北京市闹菜荒已有4个年头,今年尤为突出。从春节到现在,买菜难的问题一直没有缓和,街头如果有“长龙”,大多是买菜的。
北京城区和近郊区每天至少需要五、六百万斤鲜菜上市,可是,在菜少的时候一天才上市100多万斤,每人每天平均只能吃到二、三两菜,品种也很单调。过去每到6、7月份,北京街头西红柿成筐成堆,人们花上一角钱,就能买到好几斤。这种“好景”近几年再也看不到了。群众喜爱的果类菜上市量不断下降,其中以西红柿、茄子、柿子椒和冬瓜减少的幅度最大,质量也越来越差。
蔬菜供应搞成这种局面,不仅消费者有意见,农业、商业部门不少同志也感到痛惜和不安。他们说,连年闹菜荒,有生产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但关键在于市领导抓得不力,主要表现在北京市分管蔬菜工作的领导人变动频繁,分工抓蔬菜的领导人又很少下到基层调查研究,不掌握第一手材料,还出了些不切实际的主意。群众批评这种领导作风是“情况不明决心大”。其次,由于有关领导认识不一致,政出多门,有点各行其是。例如,有的笼统说打破蔬菜统购包销,今天主张二、八开(指统购和自销的比例),明天又说三、七开,过几天又都不算数,弄得下面无所适从。蔬菜产销办法改革方案,从去年10月到今年4月,半年时间内反复七、八次之多,直到4月上中旬,农商双方才把合同订下来,使不少菜的播种误了农时。
从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初,北京市蔬菜生产、供应工作是做得好的,其中很重要的一条经验是密切农商关系。蔬菜生产队长和菜店经理,一年开几次产销见面会,研究解决发生的矛盾,落实蔬菜种植和上市计划。平时遇到问题也能互相协商、体谅。近年来,这个好经验被弃置不用了,出了问题农商双方互相埋怨;在市委蔬菜领导小组和市政府蔬菜办公室内部,农、商双方的意见也常统一不起来,许多问题议而不决。
对蔬菜工作领导不力,还表现在近郊农业以菜为主的方针不能落实。近年来,近郊区社队大力发展工副业,与蔬菜生产的矛盾日益突出,市委领导从没有认真研究及时解决。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种菜收入高于种粮,以菜为主的方针贯彻得很好;1970年前后,强调“以粮为纲”,给蔬菜生产带来一些影响;1977年和1978年以来,菜区社队的工副业发展很快,经济构成发生很大变化,总收入和社员分配,由以菜为主变为以工副业为主。有些以菜为主的公社由于工副业收入多,社队的主要领导干部对抓菜不那么上心了,以至菜田耕作粗放,蔬菜产量、质量都明显下降。不少同志忧虑地说:北京近郊以菜为主的方针如果不落实,不管市里开多少会,蔬菜问题也难以解决。
提起连续几年的菜荒,北京市有关部门总是埋怨“老天爷”不作美。气候不好是客观事实,但有没有主观原因呢?近几年很少听到主管部门从这方面进行总结。据记者查阅历史资料,同样阴雨连绵的夏季,六十年代前期,尤其是七十年代初期,8、9月份淡季并不淡,那时城市人口没有现在多,而上市蔬菜数量和品种都比现在多。这说明事在人为,气候影响不是主要的。
记者在调查当中,接触了各个方面的人员,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大家普遍认为,要从根本上扭转北京市连年闹菜荒的被动局面,必须认真落实中央书记处四项建议中关于“大大改善蔬菜供应”的指示。市委和市政府的领导同志应该多倾听群众呼声,采取切实措施,改进和加强对蔬菜工作的领导,真正解决好群众的吃菜问题。
本报记者 邱永生 陶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