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莫斯科为何改变调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7-12
第7版()
专栏:

莫斯科为何改变调子?
卢存淑
在莫斯科奥林匹克运动会临近之际,苏联官方突然向老百姓宣传说,苏联不希望有太多的外国客人来参观这次运动会。据说,奥运会组织委员会和旅游组织经过审核,减少了外国客人的数目。莫斯科市长甚至宣称,“来访者越少越好”。报纸上不断提醒人们,警惕西方特务伪装成参观奥运会的旅游者进行“意识形态颠覆”。成千上万的为奥运会服务的工作人员也已经受到不得与外国人交往的严格指示。有孩子的家长已被告知不要让孩子接受外国人的口香糖。还传播出了一个离奇的消息,说是一个幼儿园的孩子,在外国人参观后立刻都病了……
人们没有忘记,当二十二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决定今夏在莫斯科举行时,苏联当局喜笑颜开,并夸口要把这次运动会办成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奥运会。四年来,他们大兴土木,建成了供各国运动员住的奥林匹克村,供参观者居住的法国式的“宇宙饭店”和供外国记者利用的“新闻中心”和“广播、电视中心”,并专门为奥运会制造四百多种纪念品。据估计,苏联当局为奥运会所花的建筑费用在3.75亿美元左右。
莫斯科这样不惜工本,是有原因的。一则它可以借机宣扬“发达的社会主义”的成就,捞取政治上的好处;二则它还可以通过发售入场券、彩票、纪念品和其它旅游收入中得到硬通货,捞取经济实惠。据报道,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的入场券,票价为10至25卢布,合15至36美元,平日上午的门票折合3至9美元,下午则折合5至23美元。看来,莫斯科当权者认为,做准备工作虽然要投下一笔资本,但却是有利可图的。
然而,苏联军队悍然入侵阿富汗激起全世界的愤怒抗议。很多国家的奥委会宣布抵制莫斯科的奥运会,还有很多国家的外交官表示将拒绝参加这次运动会的活动,同时为参观这次运动会的外国来客也将大大减少。苏联当局在政治上受到了打击,能够捞到的外汇收入也将大大减少,但这种真情又不能告诉老百姓。因此只好打肿脸充胖子,声称自己不想接待更多的外国访问者,并假借“安全”问题、“意识形态颠覆”等为“理由”来蒙骗国内人民了。(附图片)
——啊,已经点燃?
——不错,早就着了。
郑文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