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姜建华的演奏为何扣人心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7-12
第8版()
专栏:艺苑新枝

姜建华的演奏为何扣人心弦
孙焕英
为群众熟悉的世界著名音乐指挥小泽征尔,曾连续撰文推荐我国十九岁的二胡演奏家姜建华。世界著名音乐家卡拉扬也曾想收下这名新秀,培养弦乐的明星。姜建华出国演奏,所到之处,使广大听众顿开耳界,为之惊叹。
同是一种乐器,同奏一首乐曲,甚至弓指法同样练得精熟,为什么有人演奏不能使人感情激荡、产生共鸣,而姜建华却能奏得扣人心弦、感人肺腑?我反复地聆听了姜建华的演奏,并和姜建华及其老师、亲友们进行了广泛、详细的交谈,发现姜建华不仅重视演奏技法,更注重对作品艺术形象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准确的理解,并且将艺术技巧成功地服务于艺术形象的塑造、思想感情的表达上。譬如演奏《江河水》,她认识到,如果只强调悲,会使艺术形象缺乏反抗的力量,令人伤感、消沉;如果只突出愤,又会给人以生硬和概念化的感觉。这两种偏向,都是对艺术形象的歪曲,都不真实。要演奏好这首曲子,要求悲愤交加、刚柔相济、情景交融。基于对作品的充分深刻的理解,她比较准确而生动地刻画了处在旧中国低层的妇女,在封建压迫和旧传统观念的束缚下悲凉、哀怨的心情,和不愿忍受压迫,要起来抗争的性格特征。再如对《赛马》这支曲子,她反复琢磨“赛”的气氛和“马”的形象,以内容需要来决定演奏技法,从而使音响成功地表现出了无垠草原上群马奔腾,你追我赶,风驰电掣的场面。
演奏技法是为表现作品的艺术形象服务的。一首乐曲演奏出来有无感染力,取决于音乐形象是否塑造得成功。因此,对于一个器乐演员来说,不仅需要有娴熟、独到的演奏技巧,而且要有对作品高度的理解力,这样才能在演奏中根据塑造形象的需要,使演奏技巧得到合理的运用和充分的发挥,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姜建华正是因为懂得这一点,所以她无论在刻苦的练功过程中,还是舞台上演奏时,都从刻画形象出发运用技巧和磨练技巧,因而卓有成效。
姜建华注重对作品的理解,从初学二胡时就开始了。她的舅舅是音乐学院的二胡教师,不仅精心辅导她练习演奏技巧,而且要求她认真理解作品,从表达作品内容出发练习技巧。她是一直这样做的。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她更勤奋、虚心地向二胡专家们学习。但她对别人的技法,从不机械地摹仿,盲目地照搬,拘泥于他人,而是按照塑造艺术形象的需要,兼取众长,化为己有,因而进步很快,终于在舞台表演中,升华出艺术的光辉。姜建华的艺术实践,是有经验可以借鉴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