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阅读
  • 0回复

三让招工指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7-16
第2版()
专栏:山东通讯

三让招工指标
在山东省平度县门村公社,人们传颂着尚疃大队党支部书记李福宝三次不让儿子离队的故事。
这事最早一次发生在1977年春天,当时尚疃小学缺少一名教师,学校和大队都同意由刚从高中毕业的李福宝的大儿子军刚出任。理由是军刚在校学习努力,成绩较好,加上为人憨厚老实,出任教师比较合适。但在党支部会上,李福宝说啥也不依。他说:“跟军刚一块毕业的同学,一个还没有安排,咱当干部的怎能先安排自己的子女呢!”最后,说服了大家,另找别人担任小学教师。
初秋,门村公社联合中学增加了一个班,教师不足,经公社教革组研究,决定从尚疃大队调一名教师。学校负责人数来数去,又数到李福宝的大儿子军刚。联中校长仇云山连跑三、四趟找李福宝商量,老李都没有应承。于是,老仇便找党支部副书记邵德庆商议。邵德庆考虑,跟军刚一块毕业的学生,有的被县、社调去当了合同工,有的安排在大队林、副业等单位,这回让军刚当联中教师也合情理,就没和李福宝商量,几个支委一碰头便答应下来了。
李福宝的老伴听说要调军刚去当联中教师高兴极了。不等老李进家门就念叨开了:“上次人家都同意咱孩子去教小学,叫你给挡住了。这次你可不能再挡了。”老李反复琢磨,学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选拔教师可不能马马虎虎。他算来算去,还是让以前教过学的女青年李秀珍去最合适。最后,他说服老伴,向学校负责同志说明情况,把李秀珍输送到了门村联中。
两次调军刚任教都被李福宝婉言谢绝了以后,个别社员议论开了,咱书记准是看教学那工作不好,不愿让儿子成天价跟小孩打交道,八成是想挑个更好的工作去干吧。说来也巧,后来公社粮管所增加合同工,需要一个能算善写的人。因为军刚在高中上学时,每逢假期常从学校调去帮助搞征购,算算打打写写划划都不赖,因此分给的尚疃大队一个名额,指名道姓要军刚去干,并说一有转正机会即转为正式职工。谁知,合同工的指标下到这个大队后,李福宝还是不同意让军刚去。他找粮管所负责人商量,把合同工的指标让给了大队一个刚从部队复员回家的社员,叫军刚参加了大队农业基本建设专业队。
李福宝三让招工指标的事,受到三乡五邻干部、社员的赞扬。
新华社通讯员 方典云 耿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