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抓生产要有财政观点 抓财政要有生产观点 苏州上半年财政收入超过生产增长水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7-18
第3版()
专栏:

抓生产要有财政观点 抓财政要有生产观点
苏州上半年财政收入超过生产增长水平
本报讯 通讯员丁传芳、本报记者费强报道:苏州市今年上半年,工业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6.08%,财政收入增长27.24%。这个市15年来财政收入增长水平第一次超过了工业生产增长水平。
苏州市过去工业生产是多头管理,计划部门下计划,生产部门抓产值,财政部门抓收入,计划任务、产值水平和财政收入三家对不上头。今年苏州市经委、计委和财办“三堂会审”组织工业生产,在一些具体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原材料供应等方面落实和衔接起来。这样做的好处是:
生产单位的销售观念增强了,以销售指导生产,扩大了生产的范围。在安排今年一季度生产计划时,苏州市经委、计委、财办对全市企业和主要产品,逐个“过堂”,根据市场销售情况进行安排,市场不需要的产品就不安排或少安排;对市场需要而生产能力不足的产品,在行业内调剂余缺,组织跨厂联营,扩大生产能力;对部分因价格偏高影响销售的产品,生产部门会同商业部门商定,降低价格,扩大销售,刺激生产,增加收入。去年一季度,苏州市五十多家工厂企业积压产品价值3千5百多万元。今年除个别产品外,绝大多数企业和产品实现了生产多少,销售多少,全市商业收购工业产品总金额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4%。由于工业产品在各个流通环节上的停滞积压减少,使过去积压在仓库里,停留在账本上的利润,兑了现,上缴了国库。光糖精、味精两个产品,因降价打开销路,产品成倍增长,销售价降低,工商企业上交国家的税收和利润就增加了一百七十多万元。
生产部门有了财政观点,懂得了用较少的消耗,争取较好的经济效果。过去,计划、生产部门在安排技术措施费用、银行贷款和电力、原材料供应时,往往考虑原材料工业多,考虑轻纺工业少。现在,这些部门开始注意发挥本地的优势,把有限的财力、物力花在发展轻纺工业产品上。今年一季度通过银行发放的各种支援工业贷款中,用于轻纺工业的比重增加到85%以上。1至4月份,自行车、手表、电视机、化纤织物、饮料酒等产品的产量都比去年同期增长一倍以上。1至4月份,苏州市由于轻纺工业“拳头”产品增产,增加收入三千三百多万元,占全市财政增收总额的69.8%。
财政、商业部门逐步树立起生产观点,工商之间相互埋怨少了,一起商量解决问题多了。市场需要的产品,工业无利、薄利,企业也积极组织生产,完成商业收购计划;同时,商业部门利用销售网点多、市场行情熟的长处,帮助企业代销、推销商品,广开生产门路;对个别传统小商品生产,商业在本身无利的情况下对企业实行定额补贴,让工业略有薄利,使绝大部分产销有矛盾的产品的生产得到了落实。目前全市有24家工厂和6家百货商店直接进销产品。全市一季度通过厂店挂钩、代销、厂批进销、代执行计划等各种形式自销产品总金额占同期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五分之一。部分产品实行自销,既增加了市场货源,又使一些积压的产品由“死物”变成了“活物”,工业、商业、群众三者满意,国家收入也增加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