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甘加草原生机勃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7-19
第3版()
专栏:甘肃通讯

甘加草原生机勃勃
初夏的青藏高原,绿草似锦,牛羊如云。在这草原美好的季节,我来到了优质粗纤维甘加毛的产地——甘肃省夏河县甘加草原。
赶早不如赶巧。我正逢上这儿一年一度的游夏活动。藏、回、汉、撒拉等各族牧民扎下的100多顶帐房,象雪莲盛开在如茵的草坪上。到处是盈盈笑脸,到处是欢声阵阵。年轻的公社主任喇科同志,陪着我转游。不论走进谁家帐房,热情的主人马上盛来芬芳的奶茶,端上喷香的油炸果、新酥油、新糌粑,还有鲜牛肉。我问起生活情况,喇科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去年,包括几个半农半牧队,全社总收入由1977年的137万元增到160多万元,增长幅度达22%;劳动日值由1.5元提高到1.7元;现金收入由人均203元增加到325元;全社社员储蓄达28万余元。今年的生产形势也特别好,仔畜繁殖成活率比历史上最好的年份还要好,成畜更不用说了,春乏关已经度过,一个丰收年看来有八九分把握!
在社员尕巴才旦的热炕上,我和他谈起牧区的形势,他说:
“现在,我们牧民是三好:心情好、生活好、牲畜好。有六不愁,不愁没钱花,分配一年比一年好;不愁没马骑,除了放牧员,生产队给每户也分了一匹乘马骑,走那里方便多了;不愁没奶喝,一人一头自留奶牛,还可以从外地买,老人娃娃想喝奶茶、吃窝奶,随时都能办得到;不愁没肉吃,队里给每人分了一只绵羊,还带着羊羔,来个远亲有个事,不愁没应急的肉;不愁自己当不了家,队里的事队里能定,不象过去上面说,下面干,百姓有气无处吭;还有个不愁,中央说再不搞政治运动了,我们牧民再也不用提心吊胆过日子了,可以一心抓生产,走富裕道了。”他说,你不妨到各处转转,看看牧民们的情绪到底如何?
我来到了公社大院,上千名藏族群众正熙熙攘攘,有说有笑,等着观看藏戏演出。再从鏖战激烈的篮球赛场、拔河场地,转游到举重场、摔跤场,最后到了赛马场,处处都是欢乐的笑颜和歌声,这儿的形势果真喜人!
在甘加工作了18年的生产干事卓玛才旦说:“现在基层有了自主权,这就好比给我们插上了金翅膀,能因地制宜发展生产了。这3年,全社围栏能灌水、土质好的牧草场四万五千多亩,又播种了适合当地气候、土质的优良牧草5,000亩,还着手进行畜种改良,为提高当地羊的质量开辟新的路子。由于许多措施都是对症下药,生产自然上得快,各类牲畜达到了二十三万多头。”
喇科接过话茬说:“过去,我们当领导的担心生产上不去,总嫌社员不卖力,就下命令,搞强制。结果生产还是原样子。三中全会后,以‘三定一奖’为主的生产责任制更加完善,超产者奖,社员积极性一下起来了。当然,形势这样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有许多德科(全国劳动模范)这样的模范人物带领群众辛勤劳动,才使草原变得生机勃勃。”
本报通讯员 尕藏才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