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名不副实的奥运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7-19
第6版()
专栏:

名不副实的奥运会
本报评论员
在希腊点燃的奥林匹克火炬昨天传送到莫斯科。洁白的奥林匹克五环旗也将在列宁中央体育场升起。然而这次在莫斯科举行的运动会,从任何意义上说来都不是促进各国人民友谊、加强世界和平的一次体育盛会,而是表明苏联入侵阿富汗遭到世界强烈谴责和反对的一个给人深刻印象的象征。
自从莫斯科被选定为22届奥运会地点以来,苏联动用了大量人力、财力进行准备。它多次扬言要使本届奥运会的规模超过以往任何一届,要通过这“历史上空前盛大的体育节日”,让全世界来“肯定”它的对外政策。可是,它对阿富汗的侵略行径,激起了全世界的愤慨。许多国家奥委会和运动员拒绝参加苏联举办的这届奥运会,以抗议苏联侵略阿富汗破坏奥运会宗旨的行径,不许苏联利用举办奥运会为它自己涂脂抹粉,掀起了奥运会史上前所未有的抵制运动。
在抵制运动发展过程中,全世界的体育界人士和非体育界人士,对捍卫奥林匹克原则问题进行了严肃的讨论。人们把本届奥运会同三十年代希特勒德国举办的奥运会作了有益的比较,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国际体育同国际政治决不能截然分开。抵制运动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国际奥委会将近60个会员国拒绝派代表团出席,其中有各大洲的许多体育强国。一些国家的运动员在开幕式中将不举本国的名牌和国旗,在获奖时将不升国旗、不奏国歌。前去莫斯科参观奥运会的外国游客,比预计的30万人锐减了四分之三。各国电台、电视台对莫斯科奥运会的报道大量缩减。这一切都将使人们意识到,这一届奥运会是名不副实的。它将不断提醒人们,这是苏联入侵阿富汗所造成的。抵制莫斯科奥运会的正义行动,已成为世界人民反对霸权主义侵略扩张斗争的一个部分。
面对声势浩大的抵制运动,苏联当局不得不在国内加强控制、欺骗群众,向苏联人民隐瞒由于它入侵阿富汗而使奥运会遭到抵制的真相。在国际上,它提出所谓“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玩弄假撤军,力图改变自己的丑恶形象。但是这些花招骗不了任何人,也改变不了莫斯科奥运会支离破碎、零落冷清的可悲局面。
正如1936年没有抵制希特勒举办的奥运会证明是错误的一样,历史将证明,对莫斯科奥运会的抵制是正确的和必要的。苏联在1980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由于许多强有力的对手拒绝参加,将要轻易捞到许多奖牌,但是它们掩饰不了莫斯科在奥林匹克运动会史上开创的这一政治惨败的纪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