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把藏族民间史诗搬上舞台——看青海省京剧团的《格萨尔王》有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7-19
第8版()
专栏:剧评

把藏族民间史诗搬上舞台
——看青海省京剧团的《格萨尔王》有感
俞琳
青海省京剧团把举世闻名的藏族民间史诗《格萨尔》中的片断搬上舞台,带来北京演出了。
格萨尔是藏、蒙古族人民群众所敬慕的古代英雄。他的故事以说唱形式在民间广泛流传。他神通广大,足智多谋,一生以铲除残暴、使生灵百姓安居乐业为念。格萨尔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现在已经记录、整理的长篇史诗《格萨尔》本计有六十多部,百余万诗行,一千多万字。这部巨著,对世代藏族部落、联盟的全部社会生活,人民的道德、风尚,都作了广阔而生动的描绘。
青海省京剧团的同志们长期生活在边远地区,坚持京剧为青海各族人民服务的道路,这次他们付出了艰巨的劳动,严肃认真地上演了《格萨尔王》,开拓了京剧表现古代藏族英雄传奇题材这一新的领域,在京剧艺术改革方面,跨出了可喜的一步。
改编《格萨尔王》这样一部内容丰富,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神奇的民间文学巨著,可以借鉴我国古典长篇小说改编为舞台剧的经验,努力塑造出具有藏民族特征的各种人物形象。“三国戏”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它们经过千百位戏曲艺人的精雕细刻,不断加工,创造了众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改编长篇史诗《格萨尔》,着重点也要放在写出具有鲜明藏族性格特色的人物来。
史诗《格萨尔》是以想象丰富、语言优美著称的,改编为京剧,无论唱词和说白,最好尽力保留原著的生动语言,这是把《格萨尔》搬上戏曲舞台的特定的要求。现在的本子,在这方面还比较薄弱。
为了表现这一民间传说故事的神话色彩,把戏演得更新奇曲折,多姿多态,京剧《格萨尔王》采用了孔雀空中报讯、神箭异地传书等等情节,并且在表演上运用了许多京剧艺术所擅长的技艺,这些都是好的。演出中围绕“岭围上将觉察中箭,部下相继壮烈牺牲”,安排的开打、出手、大刀花、抢背、硬僵尸等等,都引起满堂喝彩。这说明一出新戏,总要努力使唱、念、做、打,各有独到之处,才能“拿”住观众。平时加强演员基本功锻炼,演出中充分发挥演员特长,这是逐步提高演出水平的必由之路。
把《格萨尔》搬上戏曲舞台,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尤其是受到青海各族人民的欢迎。它的演出,对于加强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团结,扩大京剧题材,争取新的观众,无疑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尝试。我们祝愿:青海省京剧团以此为开端,在把《格萨尔》搬上戏曲舞台的艺术创作实践中作出更大的成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