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一百万人收听广播电视教育讲座 北京正在规划使广播电视真正成为门类齐全、适应各方需要、质量较高的空中大学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7-24
第4版()
专栏:

一百万人收听广播电视教育讲座
北京正在规划使广播电视真正成为门类齐全、适应各方需要、质量较高的空中大学校
新华社北京7月22日电 “空中课堂”,这是广大群众对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和北京电视台同有关教育部门联合举办的“外语广播讲座”、“语文基础知识”、“中学语文教材教法”、“半导体电路基础”等十九套广播电视教育讲座的生动赞美之词。通过收听收看,从“空中课堂”得到教益的干部、工人、科技人员、中小学师生和知识青年等总人数达百万人之多。
广播教育讲座是在周恩来同志的关怀和支持下开办起来的。1972年,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根据广大群众学习外语的迫切要求,提出了举办“业余外语广播讲座”的请示报告,经周总理批示和安排有关重要事宜,英语广播讲座很快开讲。以后虽遭“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外语广播讲座不但没有中断,而且不断发展。粉碎“四人帮”后,为了适应四个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在原来英语广播的基础上,增加了日语、法语广播讲座;每天播出时间由原来1个多小时,增加到17个小时。还举办了文科、理科、历史和一些专业知识的教育讲座。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同时为全国四十多个省市广播电台提供了外语广播教材。现在,每天播出教育讲座的时间共23个小时,占全部播音时间的38%,为广大群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创造了方便条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北京市旅游部门和宾馆的一些青年工作人员,原来不懂外语,工作很不方便。通过收听收看外语讲座节目,他们逐步掌握了外语知识。能够同外国朋友进行简单的交谈。一些青年科技工作者由于长期坚持参加外语广播讲座学习,提高了翻译外文资料的水平。北京市宣武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由于在文化大革命中没有学到多少文化知识,教课困难,曾几次想改行。后来,他坚持收听“中学语文教材教法”广播讲座,文学水平逐渐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有显著提高。他给电台写信说:“你们举办的教学讲座,对我真是‘雪中送炭’啊!”
为尽快地提高首都人民文化科学水平,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和北京电视台进一步制订了广播电视教育的发展规划。规划提出,今后,广播电视除了比较系统地办好幼儿教育,小学、中学、大学教育以外,还要办好对社会青年、在职干部和企业职工等多方面的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将增设有关经济管理以及各种专业知识的教育,使广播电视真正成为门类齐全、适应各方面需要、质量较高的空中大学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