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退耕还牧既要积极又要稳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7-25
第2版()
专栏:记者来信

退耕还牧既要积极又要稳妥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各地都在总结经验教训,调整生产布局,把前些年乱开的草原退耕还牧,挽回由于草原大面积沙化给牧业生产带来的损失。这是顺应自然规律、深得人心的积极的方针。就恢复自然生态、发展畜牧业来说,早退比晚退好。好多地方在退耕还牧后,很短时间内就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也必须看到,退耕还牧本身是生产方针的改变,涉及面较广,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较多,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从内蒙古自治区各地的实践情况看,退耕还牧虽然势在必行,但一定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不可一轰而起,总的指导思想应该是既要积极又要稳妥。
首先是如何解决口粮、饲料?有人主张,既要退耕还牧,粮食就要国家包下来。他们只想退耕,不考虑粮食如何解决,或者消极等待,国家能解决就干,解决不了就等。粮食全由国家包下来在目前是不现实的。一是国家的粮食还不算宽裕,二是国家有粮食,运输也是个大问题。商都县章毛乌素公社在国家没有完全解决粮食的情况下,积极做好规划,对已经耕种的土地采取逐年退耕,分批进行的办法,先退掉一部分种树种草,发展畜牧业,剩下的耕地精耕细作,提高单产,解决粮食问题。去年他们退掉了30,000亩耕地,集中耕种剩下的土地,结果粮食总产比往年增加,实现了粮食自给。
退耕还牧后由原来种地变成养畜,购买基础畜要钱,添置其它畜牧业生产资料也需要钱。再说畜牧业生产周期较长,转牧后真正能见较大的收入,起码要三、四年。这样,解决资金成了退耕还牧后又一突出问题。抚锦旗亚斯图公社的办法是靠自力更生,走工副业综合发展的道路。这个公社在退耕后,用工副业生产收入搞草原建设、买基础母畜,畜牧业发展很快,社员人均收入也比过去增加了近二十元。
妥善解决饲草也是退耕还牧中一个重要问题。土默特左旗北什轴公社出彦和卡台基两个队的教训十分深刻。这两个队虽有广阔的草场,由于多年来无人建设,加之人为的破坏,草场严重退化,产草量很低,匆匆退耕还牧,牲畜吃不饱,不到一年就死掉124头。而抗锦旗胜利公社在退耕地上种草,种柠条,对原有草场采取保、管、封、围、种、建的做法,使饲草问题得到解决,牲畜稳步发展。本报记者 刘云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