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我国的高温天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7-25
第2版()
专栏:小知识

我国的高温天气
今年6月中旬以来,我国江南南部和华南北部出现了35度以上的高温天气,这比常年提早了一周左右。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也有几天气温较高,如黑龙江的齐齐哈尔和内蒙古的新巴尔虎右旗高达40.1度,是建国以来所没有的。
·高温天气的标准·一般把日最高气温35度以上称为高温天气。我国的高温天气,南方多于北方,内陆多于沿海,盆地、河谷多于丘陵,平原多于山地。长江中下游和川东是我国东部地区高温日数最多的地区,每年6至8月平均有20天左右。素有“火炉”之称的重庆1953年8月19日最高气温达42.2度,南京1959年8月22日达40.7度。黄河以北及南岭以南大部地区高温天气只有10天左右。华北地区极端最高气温与南方不相上下,有的地方甚至比南方高,如郑州1966年7月19日达43度,北京1961年6月10日达40.6度。
·高温的最高纪录·新疆的吐鲁番盆地是我国最热的地方。这里低于海平面154米,由于地势低洼,吸收热量后不易散发出去,就象一个热气的贮存库,是我国高温天气出现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气温最高的地方。这里每年6至8月,各月极端最高气温都在40度以上,高温天气日数平均达80多天。今年7月18日吐鲁番盆地出现46度高温,1953年和1956年的7月24日最高气温均达47.6度,这是到目前为止我国测得的最高气温纪录。我国1978年出现的高温天气,是近三十年罕见的,其特点是高温出现时间早、范围广、持续时间长。
·高温带来的利弊·夏季是农作物生长旺盛的季节,需要充足的热量和水分,雨热同季,对农作物生长是有利的。但如果气温过高,持续时间太长,对农作物生长发育也有不良影响。例如水稻,会影响正常授粉,造成高温迫熟,降低产量。高温炎热,蒸发强烈,降水稀少,常常造成伏旱。目前已进入盛夏季节,已出现干旱的地区要警惕伏旱的发展。 齐翔 侯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