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摸清情况为工业调整和加强管理创造条件 要进一步搞好工业企业普查登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7-25
第3版()
专栏:

摸清情况为工业调整和加强管理创造条件
要进一步搞好工业企业普查登记
据新华社北京7月23日电 最近,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农业委员会和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在北戴河联合召开了全国工业企业普查经验交流会。会议要求各地加强领导,认真做好这次工业企业普查登记工作。
去年年底,陆续开展了工业企业普查登记工作。这次工业普查登记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最全面的一次。普查的范围,除国防工业的军品生产部分外,包括社队工业在内的所有工业企业。普查的内容,有工业企业的主要产品、资金、人数、原材料、燃料、劳力、销售、盈亏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企业登记后,要求以县、市为单位逐级汇总统计,然后进行综合分析,为工业调整提供全面情况和可靠依据。同时各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在此基础上,建立工业企业的经济户口,核发营业执照,以便加强管理。
会议提出,为进一步做好工业企业普查登记工作,要抓好这样几件事:
一、摸清所有工业的产供销和经营情况。经过十年动乱,不少地方工业底数不清,特别是这两年社队企业发展很快,情况不明。通过这次普查,可以比较彻底地弄清工业企业的底数,为工业调整和加强工商管理打下基础。会议提出,对社队企业,凡是经过普查登记的,并经过当地社队企业局审查认可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就可以核发营业执照。
二、各地在普查登记完毕后,一定要认真做好综合分析工作,从分析当地的地理条件,资源条件,技术条件,全面研究供、产、销和实际经济效果中,找出优势,发现劣势,避免工业发展的盲目性。有的地区在普查中建立工业企业开、转、歇业的月报制度,及时分析情况,发现问题,向有关领导部门提出经济预报,随时指导工业发展。
三、工业普查登记工作,政策性强,涉及的面广,一定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组织有关部门的力量,同心协力,才能做好。特别是在综合分析阶段,不但要依靠各地经委、农委,发动各工业主管部门和社队企业局参加,还要有计委、统计部门参加,效果可以更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