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优势就在自己脚下——江西共青垦殖场访问记之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8-02
第2版()
专栏:江西通讯

  优势就在自己脚下
  ——江西共青垦殖场访问记之一
共青垦殖场用10年时间,使自己的生产增长了30多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
利用优势、发展优势,扬长避短,是发展生产的最有效的办法,这道理很多人是知道的。但是,什么是优势,自己有没有优势,却常常认识不一致了,甚至认为自己那里都是困难,都是不利条件,一句话都是劣势。共青垦殖场也不例外,他们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也看不见,找不到自己的优势,生产一直发展不快;只是在他们从自己碰壁、失败的教训中,逐步清醒过来,正确地认识了自己和客观的有利条件,越来越自觉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才使他们的生产建设事业飞速发展起来。
共青垦殖场的前身是“共青社”。1955年,一批上海知识青年,响应党的号召,组成垦荒队,到江西省德安县参加新农村的建设。这些青年,热情很高,干劲很大,但因为他们从小生长在城市,别说种田,连庄稼的名字也叫不出,虽然上级给拨了几头牛,可他们不会使唤,怕它咬人,用一根几丈长的绳子在前面用力拉着牛耕田。牛这玩艺你在后面赶,它会乖乖地拉犁向前耕,你在前面拉它,越用力它越不走。这样闹了两年,吃了很多苦,费了很大劲,虽然开出了一些地,因为不懂农活技术,亩产只有一二百斤。中共德安县委为了帮助这些可爱的青年人成长,决定由“共青社”改为国营垦殖场,让他们和一个人民公社合并起来,以便在老农的指导下,使青年们更快地掌握农业生产技术,把生产搞得更好。
同人民公社联合后,情况有很大好转,这些年轻人不但很快学会了农活,掌握了生产技术,还随着生产的发展,凭着心灵手巧有文化,学会了开拖拉机,兴办了小水电站,等等。但是,因为那时人民公社刚成立,很多制度不健全,管理经验不足,慢慢地新的矛盾又发生了。共青垦殖场是全民所有制,公社是集体所有制,两家在一起有很多事情纠缠不清,严重地影响着共青垦殖场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又决定独立出来,1969年由金湖搬到南湖。
南湖有近万亩面积,地靠鄱阳湖,是一大片沼泽地,把沼泽治好,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农业生产基地。可是天不作美,正在搬迁的时候,来了一场大洪水,沼泽地变成了一片汪洋,只有少数几个较高的小山头,孤零零地露在水面上。天灾给搬迁带来的困难还没克服,又来了人祸,林彪在江西的死党刮起了大砍垦殖场的恶风,说垦殖场是“啃吃场”,是“假全民真复辟”,是“窝藏牛鬼蛇神的防空洞”,一下子把全省的垦殖场砍掉了一多半,共青垦殖场也在被解散之列,停发了他们的工资和口粮,要他们自找出路。
满怀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热情的革命青年,一时成了无家可归的孤儿。无土地,无房住,无资金,无饭吃,困难是很多的。怎么办?青年们接连开了三天三夜会,不少人噙着眼泪,离开了自己的伙伴,“自找出路”走了;以于维忠、周承立、陈国祥等为代表的老垦荒队员和十几年来陆续来场的400多名青年决定留下来,坚决干下去。没有资金,大家把十几年来积存下来的一点钱拿出来,凑了4,000多元,救了燃眉之急。场区到处是水,种庄稼根本不行,却是发展捕鱼养鸭的大好地方,职工们就去捕鱼捉鳖——鱼、螺蛳、乌龟多得很,一人一天能捕百多斤;那年还养了一万多只鸭子。后来,他们又把鸭子加工成板鸭,当年作了11万只板鸭,赢利9万多元。这下好了,共青垦殖场站住脚了,起码的生产资金、生活费用有了,便全力以赴地进入整场建场斗争。他们把全场400多名职工分成三部分:垦荒队、建筑队、副业队——这么一分队,他们发现,人才还真不少哩。这400多名来自十几个省100多个县的青年,有的学过电工、木工,有的学过机械、土木建筑,有的善种田,有的会捕鱼。因为因才使用,发挥了每个人的专长,两年之内,便开出了1,700多亩土地,建成了六七千平方米宿舍、办公室,办起了板鸭厂、砖瓦厂等,到了1971年,共青垦殖场就开始有个样子了。
“当时这些作法,都是逼出来的。”党委副书记、1955年第一批上海青年垦荒队的队员于维忠,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这样向人说,“经过这一场斗争,使我们慢慢认识了一些问题。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促进生产更快发展。”
于维忠和其他青年垦荒队员——他们现在都是场的领导干部、技术骨干和起主导作用的人物了——从自己的痛苦、困难、斗争、胜利的经历中,总结出了几条基本经验。他们说:“这几条,是我们场生存、发展、蓬勃前进的基本原因。”
“第一条,我们硬是不散,不给工资我们不要,不给资金我们自己凑,坚决把共青这块牌子打下去、举起来。”党委委员兼场工业科长、上海第一批垦荒队员周承立说,“现在看,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干社会主义就得有这么一股精神和劲头,这是我们政治上、精神上的最大优势。”
周承立,这个1969年的开荒队长,当时为了夺取当年长出粮食的胜利,不分日夜,追着洪水跑,洪水退出一尺,他的拖拉机就前进一尺,退出一丈,他的拖拉机就前进一丈,终于和大家一起在当年开出了700亩土地,收了56万斤粮食,解决了全场职工的吃饭问题。
“把每个人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让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专长,是一种很大很大的优势哩!”这是初中毕业、16岁就来到垦殖场的蒋仲平的体会。10年来,垦殖场创业的苦他都吃过了,全部的工作也都做过了。他当过拖拉机手、酒厂主任、板鸭厂技师,现在,这个只有37岁的多面手蒋仲平,又成了总场的场长,工农业各项生产事业,他都懂,都会,都是内行能手。他性格爽朗,整天乐呵呵的。可是对工作、对生产却非常认真,一丝不苟。他常对人说:“要是每个人的积极性都充分发挥出来,每个人的特长都发挥出来,一个人就能顶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人用。”这话一点不假。共青垦殖场1969年在南湖重建时,只有400名职工,现在有近2,000人。人手增加了4倍,可生产却增长了36倍!这不是一人顶好几个人么!
“最根本的问题是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委书记余仕观总结这些年的经验时这样说,“有了这一条,优势就会被发现、被利用,就会给人创造出更大的财富。”这是真的。1969年,他们搞板鸭厂被说成是“要钱不要线”,把他打成“走资派”,调离了垦殖场。就在他走的时候,还悄悄地对于维忠、周承立、蒋仲平这些骨干分子说:“板鸭厂可不能丢呵!”从那以后到1973年,不到4年时间,调来了5个一把手,由于“四人帮”的迫害和生产、工作上的困难,又先后离开了垦殖场。最后没法,只得又把余仕观这个从小做木匠,1949年从老家进贤县逃难到德安,解放后参加工作、入了党的老垦殖场党委书记重又调回垦殖场。老余回场的第一天,就对全场职工说:“共产党是给普天下人民谋幸福的,不发展生产怎么行?!”尽管当时全国许多地方被“四人帮”搅得天下大乱,可这里,却一直在坚决走自己的路,用他们的话说:“四人帮”大骂,我们大干;“四人帮”大砍,我们大上。全场上下一条心,一股劲,工、农、副业一齐上。现在,人们都看到了,从1973年——这是共青垦殖场走上生产发展的真正起点——到1979年,总产值增长了13.2倍;从1969年开始创业算起到1979年,10年间总产值增长了36倍多。
本报记者 田流 张平力
本报通讯员 李东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