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打破壁垒解放人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8-02
第4版()
专栏:

  打破壁垒解放人才
  本报评论员
上海虹口区广中路房管所木工于志伟进了光通讯研究室的报道,值得一读。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青年木工,业余时间搞无线电技术研究,没有被人目为“不务正业”,从房管所顺利调到五一九厂光通讯研究室,从普通木工改行成为科研人员,确实令人欣喜。应当感谢有关方面的热情关怀和支持,感谢他们为于志伟的成长、选拔、施展抱负开放了绿灯。
热心于搞四个现代化,就应当重视人才,珍惜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充分发挥现有专门人才的作用;并且以极大的热情,百倍的努力,去选拔、培养、造就更多的人才。但遗憾的是,还有一些同志,尽管也在那里大喊缺乏人才,实际上并没有真切感到人才问题已成为四化建设中急需解决的紧迫问题,至今还在那里浪费人才,压抑人才,甚至设置壁垒,禁锢人才。在这些单位,一些学有专长的人才,既不能用其所学,展其所长,又不能冲破藩篱,到更合适的、急需人才的地方去贡献力量,发挥作用。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当前急需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打破壁垒,把那些被压抑、浪费的人才,从“储藏室”、“小庄园”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才能,施展抱负。
从理论上讲,压抑人才、浪费人才的行为,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是不合法、不允许的,但实际生活中却经常发生。这是什么原因?现行政策、制度有缺陷,固然是重要原因,但与我们一些同志的思想认识不端正也有关系。这些同志往往有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为其压抑、浪费人才的行为辩护。
“今天用不着,储备起来以后用”,就是常见的一种理由。乍看起来,这种说法颇有道理,仔细分析一下,就没道理。第一、并非所有的单位都需要储备人才;第二、即使需要储备,也不能长期储备。某些特殊部门确实需要储备一定数量的人才,但只能在一定时期内储备,而且这些人也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否则,知识陈旧了,想用也用不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造就人才很不容易。如果把已经培养出来的人才弃置不用,长期储藏起来,那就失去了培养人才的意义。
“分配到我这里,就得听我的安排”,这也是一种“理由”。所谓“安排”,不过是借口,实质是“就得听我的”。分配到哪里,哪里就可以主宰一切。叫你干啥你就得干啥,不叫你干你就不能干,不管“安排”得合理不合理。你要求调出,愿意放,你就可以走;不放,你就只能呆在那里。反正你是属于“我”的,我就有权决定你的去留进退。这种“单位所有制”的用人管人方式,是一种落后的小生产的管理方式。它是建立在本单位利益基础上的放大了的个人主义(也就是本位主义),它和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的全局思想是格格不入的,必须坚决纠正。人才是国家和人民花了许多心血培养出来的,分配到哪个单位工作,哪个单位的领导者都有责任合理地安排使用。如果本单位用不上,就应当象广中路房管所那样,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从四化的需要出发,把本单位用不着而别的单位又急需的人才输送出去,决不能卡住不放,把人才禁锢起来。
能不能做到合理使用人才,使他们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各自的特长,从事创造性的、富有成果的劳动,除了要同种种压抑人才、浪费人才的错误观点、错误行为作斗争以外,计划工作及教育、人事、组织、劳动工资等方面,也需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逐步进行改革。事实证明,我们多年来实行的专业人员统一分配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也存在着不少弊病。统得太死,人员不能适当自由流动,便是一大弊病。以大学毕业生分配为例,培养学生的学校、教师,用人单位和学生本人,在分配问题上都很少有发言权,只能按照分配计划听凭人事、组织部门“一言定终身”。分配得当,皆大欢喜;分配不当,就只能随遇而安。要求调整、调动,就会遇到编制、户口等等规章制度的束缚。其实,规章制度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凡是经过实践检验不适应经济建设发展,不适应四个现代化需要,不利于广开才路甚至堵塞才路的规章制度,都应当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慎重地加以改革。美国为了吸收人才,就曾三次修改移民法。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尚且可以如此,难道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倒不能从实际出发处理问题,反而要作规章制度的奴隶吗?人事管理部门,应当解放思想,大胆革新,工作的着眼点要从有利于发掘人才、培养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出发,使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成为最善于发现人才,最珍惜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智慧和才能的国家。这是人事管理部门的光荣责任。辽宁等省市的人事管理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在科技管理部门作了大量普查工作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措施,对一些用非所长的专门人才初步进行了调整,尽量做到合理使用,人尽其才;并打破常规,从社会闲散人员中择优录用了一些学有专长的人才。这种为四化发掘人才和妥善安排使用人才的做法,值得提倡。
十年浩劫,使我们整整损失了一代人才。我们再也不能浪费人才了。为了完成历史所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必须在人才的管理、使用方面,清除各种弊端,使每一个有用之才都能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都能意气风发地大干四化,献身四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