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向开凿美的工匠致敬——看“同代人油画展”有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8-02
第8版()
专栏:

  向开凿美的工匠致敬
  ——看“同代人油画展”有感
  徐怀中
我很喜欢看画展,觉得是一种美的享受,又可以得到许多艺术上的启示。
那天去中国美术馆看几个画展,见西北角展览厅里有些人,锯的锯,钉的钉,正忙着做画框。原来这些“木工”就是即将开展的“同代人油画展”的作者们。其中有我认识的两位部队青年画家,经他们介绍,认识了在场的各位画家。于是我取得了特权,可以优先观赏这些还没有钉好框子的油画。
我们早晨推开窗户,总是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这就是观看这个画展作品时的一种强烈感觉。过去看油画,虽也不乏精彩之作,但总不免有大同小异之感,花花绿绿,人物众多,不是反映某个大的运动,就是画出一次重要会议。在一方小小的画布上挖空心思安排情节,生怕观众不明白,加上旗帜、标语等等。这恐怕是片面强调为政治服务造成的。政治性强的画当然需要,但一味借助于文学语言、戏剧语言,以至于借助新闻报道语言,而丢开了造形艺术的特定语言,这是不是一种衰退?
“同代人油画展”的作者们大不一样,他们显然不是以图解政治见长的。他们是用自己的语言——绘画手段,把从生活中获取的审美感受表达出来。画展题材开阔自由,又在着意追求形式美,让人感到视野宽广,不受局限。正如张宏图的《永恒》这幅画所表现的,这幅画基调古拙凝重,背景是霍去病墓的石刻巨兽,一位雕刻工匠,带着长时间劳作的疲惫和完成一件艺术品后的陶醉心情,扑倒在石刻前面。中国古代有多少这样献身于雕刻的工匠啊!史册上没有记载下他们的姓名,他们为人类留下的艺术珍品,却在放射着永恒的光辉。我们的画家们又何尝不是象工匠一样,在生活的石壁上辛勤地开凿着美。我们看秦龙的《嫦娥》,很讲究色调,嫦娥人体略加变形,更是活灵活现,她逃上月宫时幽怨矛盾的心情也刻画得真切感人。作者另外几幅如《荷梦》、《海风》等,都体现了他特有的格调。画面中为人们创造了一种如梦如幻的意境,并不一览无余,而是有待于看画的人去补充想象。这应该是绘画语言的特性之一吧,画家不可能把一切都直接地“告诉”我们。黄冠余取《聊斋志异》故事作了几幅画,也都寄托了自己的深情雅意。其中《鱼神》描画出一位善良多情的女子,人体造型严格准确,展示了人体美,又照顾到了目前观众的欣赏习惯。他的几幅画,有很强的装饰感,十分匀称,颇有情趣。李忠良则借用了他在演出团体工作的有利条件,他画女子舞蹈有独到的观察和体会。《绿腰》中生动地表现了古代舞女的动态和力的美。他采取了中国传统的线条运用结合西画技法,色调清淡典雅,构成一种特别的韵味。展品中几幅较大的油画,多取材于古代传说轶闻,却不仅给人以美感,而同样发人深思,有着显著的现实意义。王怀庆的《伯乐像》,伯乐以一个劳苦平民的形象出现,他仰望苍天,似为那匹千里马感叹不平。马的造形也有别于过去同一题目的画法,强调了枯瘦一面,并不画它的肥胖高大,以显示这匹马遭受着磨难。但它又是那样神骏有力,按捺不住地抬起前蹄,随时准备飞奔而去。背景用了一块黑色,以甲骨文题了李贺的诗句:“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这幅作品画面古朴单纯,寓意却是很深沉的。此外,倪震、张健平、张红年、孙景波、孙为民等的肖像画和风景画,在展览中也占着重要位置。几幅青年男女的肖像画得热情可爱,很有时代气息。陈丹青的
《人体习作》画幅虽小,很见油画功力。
欣赏完毕,和画家们谈起来,知道这些年轻的同代人,也是志同道合者。他们大多数担负了工作,只能在业余抓紧零星时间作画,不论条件如何困难,埋头苦画。大家经常聚在一起,互相观摩,互相激励。他们知道,要真正建立起自己独立稳固的艺术风格,还需要经过一番艰苦磨炼。大家共勉在创作道路上不懈地追求、探索,作一名开凿美的工匠,默默地贡献出自己毕生的精力。他们之中许多人并不只是长于油画,我希望将有一天,能看到他们包括各种创作的精彩展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