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事情是人干出来的——江西共青垦殖场访问记之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8-04
第2版()
专栏:江西通讯

  事情是人干出来的
  ——江西共青垦殖场访问记之二
不要以为不费力气,优势就会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躺在床上,馅饼是不会从房梁上掉下来的。
优势靠人去找去发现,更要靠人的努力去发挥,共青垦殖场羽绒厂的建立、发展,成了整个垦殖场的摇钱树,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羽绒厂的产值,占全垦殖场的75%以上,在2,000万元总产值中,它占1,500万元以上。可是10年前他们加工板鸭退下的羽毛,还当废物白白地扔掉哩。那时,人们想的是如何站住脚跟,如何搞到点粮食,搞到点钱,使大家有饭吃能够活下去,使发展生产有资金,能够把垦殖场办下去。所以,当时对于板鸭退下来的那些羽毛,谁也不在意。后来,随着养鸭子,卖鸭蛋,加工板鸭,收入逐步增加,人们就慢慢地注意起那些成千上万斤被遗弃的成堆成堆的羽毛了。他们想:要是能把这些羽毛也利用起来有多好呵。1970年,板鸭厂厂长蒋仲平带着板鸭参加了广州交易会。会上,他看到长沙制作的羽绒背心很受外商欢迎,很受启发,他想:我们有那么多羽毛,为什么不可以象长沙一样,也搞成羽绒背心出口呢?回来后,他把自己的想法向场里领导上一说,大家都赞成。就派于维忠和另一位青年去长沙羽绒厂参观学习。长沙羽绒厂的同志听说他们也想办羽绒制品厂,好心地劝他们说,不容易呵,办羽绒厂光这套设备,就得100多万元。自己制造设备是用钱少些,我们办了多年厂的还不能自造设备,你们垦殖场要自造设备恐怕就更困难了。这是实情,自己不懂技术怎么造得出这么庞大复杂的羽绒加工设备呢?有羽绒,又有销路,这是发展羽绒制品生产的有利条件,是优势;没资金,缺技术,又是不利条件,是劣势。大家正在为难的时候,场里来了一批下放干部,其中有一位是省计委的技术干部,懂机械,虽然没搞过羽绒加工机械,可那道理是相通的。这位技术干部名叫端木家荣。他见全场上上下下办羽绒厂的热情那么高,受了感动,也积极起来,自告奋勇,愿意参加筹办羽绒厂的工作,帮助解决机械设备问题。场党委非常支持他们,派端木家荣和板鸭厂厂长蒋仲平带着几位青年去长沙羽绒厂学习。端木家荣他们在长沙住了一个多月。在那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除了吃饭和短暂的睡眠时间外,几乎日日夜夜蹲在绒尘呛人的分毛车间里,看、问、记、画、琢磨,还利用人家假日休息的时候钻到机器里面去观察、绘图,终于掌握了羽绒加工设备的制作原理和大部的生产工艺,临离开长沙羽绒厂时,又买了几件羽绒制品带回来,准备将来自己生产时作样品。
端木他们回场后,一个兴建羽绒厂的战斗立时在垦殖场打响了,那是1971年的事情。一些人盖厂房,端木家荣带着一帮小青年造设备。只用了24天时间,厂房就盖好了;也就在这同时,端木他们也把羽绒生产的关键设备——分毛机造出来了。
这台分毛机可实在特别,人家是钢铁的,他们没有钢材,是用木头造的;人家的分毛机挺大,他们的却只有人家的三分之一那么大。没有资金,就是木材用多了也买不起啊!再说这是头一回造,没经验,万一失败了,损失也不小。其实,安装好一试车,还是挺好用,羽绒加工厂算是建立起来了。
可是,还有困难:没有洗毛机和烘干机。不要紧,把分好的羽绒装进纱布袋里用手洗,把洗好的羽绒放在铁锅的铁丝篦子上用炭火烘干。羽绒加工完毕该制成品了,没有布——国家没有给他们生产任务,不调拨给布匹;也没有缝纫机。没有布,没有缝纫机,光有羽毛能作出什么羽绒制品?也不要紧,职工们把自己家里的布票拿出来,你家三尺我家五尺,你家一丈我家两丈;又把自己家的缝纫机搬到厂房里,就靠这三二十丈布、十二台缝纫机,他们制出了自己第一批羽绒制品。全场职工象欢送自己的亲人“上京考状元”似的欢送于维忠去南昌为自己的产品找销路。南昌市百货公司看到这多年不见、式样新颖美观大方的鸭绒背心,十分高兴,立时订货3,000件,并拨给了他们相应数量的布匹。原料——从羽毛到布匹;设备——最关键的设备分毛机;销路都解决了,共青垦殖场的羽绒制品厂正式成立并胜利地向前发展起来了。第二年——1972年,他们的产品第一次在广交会上展出,立即受到加拿大客户的重视,一次就订货700件,随后,美国、日本、西德等也纷纷来订货了。
随着生产的发展,收入的增加,羽绒厂的生产技术也提高了。1973年,端木和1968年来场的小钳工虞励生等几个职工又造出了第二套羽绒加工设备。这套设备与第一套不同了,木头的换成了钢铁的,小型的变成了大个的,结构更合理,性能更好,效率更高了。1976年,场党委为了加强羽绒厂的领导,使它更迅速地发展前进,把陈国祥调来当支部书记兼厂长。陈国祥是1955年从上海最早来江西的老垦荒队员。他象于维忠、周承立、蒋仲平等老垦荒队员一样,来场后什么都干过,开荒、种地、开拖拉机……但干的时间最长的是搞场办企业。调羽绒厂时是机械厂的厂长。陈国祥是个有丰富企业管理经验,有强烈事业心的实干家。他到羽绒厂后,加强了企业管理,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和定额管理、质量检验、技术培训等制度,第一年就使羽绒厂的产值增长了一倍,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年年都比上一年增长一倍多,1979年产值已经达到1,500万元,比1973年增长了32倍。也是在1976年,他们又作出了第三套羽绒加工设备,不仅有进一步改进了的分毛机,连洗毛机和烘干机等一整套羽毛加工设备都造出来了。1978年,他们听说广东省进口了一条现代化的羽绒加工自动生产线,党委派了机修工、木工等十几人去参观学习,回来后只用了一年时间就仿制成功,而且还作了一些技术改进,产量比进口设备提高将近一倍,产品质量也有很大提高,现在他们自造的这套设备班处理羽毛10,000多斤,成了全国最大的羽绒加工厂之一,全国好几个省来这里加工处理羽绒,去年他们就为外省加工羽毛400多万斤。
8年前还被看作废物的鸭毛,现在变成了身价百倍的摇钱树;7年前还用手工洗毛的作坊,现在变成了机械化的羽绒制品厂;6年前还只能生产简单的羽绒背心,现在从铺的到盖的到枕的到穿的,都能大量生产了,品种已经发展到十几个,规格已有30多种;5年前产值还只有200多万元,今年将达到3,000万元;也是在5年前,只有日本等国少数几家客商订购几百件产品,现在分布在五大洲的几十个国家,每年要订购几十万件产品了。
本报记者 田 流 张平力
本报通讯员 李东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