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解放军报》发表评论员文章表扬王建安同志及其家属 赞节约从俭办丧事的新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8-05
第1版()
专栏:

  《解放军报》发表评论员文章表扬王建安同志及其家属
  赞节约从俭办丧事的新风
本报讯 8月4日《解放军报》以《赞丧事新风》为题,发表评论员文章,赞扬中央军委顾问王建安同志和他的家属办丧事一切从俭节约的高尚情操。
评论员文章说,我们队伍的同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中,为党和人民做了许多工作,不少同志还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逝世后,本着既严肃庄重、又俭朴的原则,适当举行悼念活动,包括开个追悼会,用以寄托我们的哀思,学习死者的美德,这是完全应该的。对领导干部,对每一个做了有益的工作的人,我们大家都应当纪念他、学习他。
评论员文章说,我们这个国家经历了几千年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在如何办理丧事的问题上,形成了一套铺张而又繁杂的制度,成为礼仪的一个组成部分。葬礼同婚礼,所谓红白喜事,被看成人生两件大事。历来的帝王将相、王公贵族、地主、资本家,总是把丧事看得重而又重,从古代的“棺椁必重,葬埋必厚,衣衾必多,文绣必繁,丘陇必巨”,到现代的大讲殡仪排场,不惜耗费巨资。他们幻想这样就能到另一个世界再过豪华的日子,并借以炫耀自己的地位、权势和财富,甚至以此作为盘剥劳动人民的一种手段。我们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前为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而奋斗,处理身后事也要同一切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同一切旧风陋俗决裂。我们党和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正是这样倡导的。然而几千年来在丧葬问题上形成的习俗,不是短期内可以清除掉的。人们看到,有的追悼会排场越来越大,花钱越来越多。有的死者的家属,要求治丧的规模大、规格高,悼词写上不适当的评语,有的还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在社会上甚至借丧葬请客、收礼、搞封建迷信活动。这些,同我们党用开追悼会的办法纪念死者的目的背道而驰,同社会主义新时代应当具有的新风气是很不协调甚至不相容的。
王建安同志和他的家属对办理丧事树立了一个新风,值得学习提倡。它减少了烦琐的礼仪,贯彻了俭朴的原则,节省不少人力、物力、财力。它使人民群众看到,我们的干部不仅生前为人民谋利益,处理身后事也总是考虑到人民的利益,如鲁迅所说,
“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这就有利于密切干部和群众的关系。一个人一生的评价不在于身后的“哀荣”和不适当的溢美之词,而在于身前的革命实践和作出的贡献;活着的人对死者的最好的纪念,也不在于悼念活动如何排场,而主要在于学习他的崇高思想和优秀品质,继承他的遗志,完成他未竟的事业。这才是实事求是、实实在在的好作风。王建安的丧事新办,对于封建思想遗毒和资产阶级思想是一个批判,对于在丧事问题上有着不正确的思想和做法的同志是一个教育,对于树立社会主义的新风尚是一个有力的推动。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四化建设和现代化革命军队的建设,需要对包括社会风气在内的很多方面进行改革。不好的风气要我们去改变,好的风气要我们去树立。王建安同志和他的家属在这方面作出了榜样,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作为无产阶级改革家的共产党人,应该在破旧习立新风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正如毛泽东同志说过的,只要我们共产党员做好了,大家就会跟着学,整个社会的风气就会跟着改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