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叶圣陶谈教育目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8-05
第3版()
专栏:关于教育工作的讨论

  叶圣陶谈教育目的
八十六岁高龄的老教育家叶圣陶在他的寓所接见记者。叶老从1921年就开始当小学教师,以后又作过多年的中学教师和大学教授,把心血贡献给我国的人民教育事业。他尽管病愈不久,但是一谈到教育问题,精神就十分振奋。
话题是从我国教育和四个现代化的关系谈起的。叶老用非常浅显明白的语言,深刻地说明了教育在四个现代化中的领先作用。他说,研究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是电脑,也不是机器人,而是千千万万活生生的人。对这些人的基础智能的训练,思想品德的培养,意志操行的锻炼,全都是教育份内的事。
叶老说,目前报纸上正在开展关于教育问题的讨论,发动群众为改革教育献计献策,这是很必要的。办好我们的教育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国的教育事业远远赶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建设和经济建设脱节,不成比例。只有办好教育,造就大批合格的人才,才能够保证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
叶老不赞成有些中学把教学归到准备高考的轨道上去。他说,有的学校把生物课停掉了,因为高考不考生物。为了高考,有的学校给学生一年的复习时间。本来,高中只有两年,时间已经少了,还把一年花在准备高考上,学生学的不是更少了吗?现在省市和省市比,学校和学校比,就比高考谁录取得多,而不比毕业的学生是不是真的学到了必须学的东西。学校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知识、品德、体格、技能等各方面。如果这几项都能及格,或者不但及格,还超过一点,那么即使高考成绩落后,做教师的也可以理直气壮,用不着惭愧。
叶老又说,学生在小学、中学学了十年,难道只是为了准备考大学,此外再没有什么要准备的了么?只准备考大学,考不上怎么办?考不上,不是一切都完了,十年的书等于白念?我们现在中学毕业生能升入大学的只有百分之几,难道普通教育就是为这百分之几办的吗?难道剩下的百分之九十几都是这百分之几的“陪客”吗?平时教育学生为考大学而努力,临考才对学生说要“一颗红心,两种准备”,这样行吗?应该认识到,普通教育不能光从高考着眼。学生不管能不能进大学,都要培养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人才。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引起重视,但是抓得还不够紧。
叶老要求学校对理科、文科同等重视,特别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现在似乎有忽视德育和体育的倾向。叶老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处事和工作的良好习惯;在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习技能的良好习惯;在体育方面,要养成保护并促进身体健康的良好习惯。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生活的一切良好习惯。现在有些学生连起码的礼貌也不懂。有一次,一个青年人这样向我提问:“你几岁?”他不知道对不同年龄的人问岁数要有不同的问法。问小孩可以问“你几岁”,这样问二三十岁的人就不得体了,问七八十岁的人就更不合适了。
叶老最后补充说,还要注意体育。现在课外作业过于繁重,孩子们每天做作业做得很晚,弄得困倦不堪。中学生是这样,小学生也是这样。体质下降了,近视眼增加了,问题很严重。靠一味加重学生的负担来提高教育质量,不是办法。
叶老年逾古稀,白发银须,还壮心不已。目前他勤伏书案,写关于教育问题的《晴窗随笔》,意在给后代留下一些教育工作的经验。叶老这种关心和培养后代的精神是感人至深的。
本报记者 柏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