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一封国外来信所引起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8-07
第3版()
专栏:

  一封国外来信所引起的……
  《西安日报》记者 马蛟龙 孟西安
编者按:这篇通讯发人深思,耐人寻味!一封索要商标的国外来信,竟然需要层层请示、辗转周折十一个月之久才得到处理。这不仅说明一些部门办事效率之低,更重要的是反映了许多领导干部思想不解放到了多么惊人的地步。
我们有些同志“怕”字当头,遇到芝麻大的一点事也不敢拍板。这种精神状态同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有很大关系,如果不改变,同四化建设如何相适应?建议同志们读一读这篇通讯,联系实际想一想,议一议。看来,冲破各种束缚,解放思想,仍然是我们当前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去年8月份的一天,西安啤酒厂收到了国外啤酒商标爱好者的一封来信,大意是:收集啤酒商标,是他的爱好;他现在已收集到世界一百多个国家、数以万计的啤酒商标,很想得到中国西安啤酒商标进行鉴赏。他还随信寄来了几张外国啤酒商标,希望进行交换。
本来,商标作为商品的标记,没有什么保密的,给国外寄去,可以扩大我们产品的影响。但是,在寄不寄商标这个问题上,厂党总支书记和正、副厂长都拿不定主意。他们认为,直接与外国人打交道,必须请示上级有关领导。国外来信,转到了市第一轻工局技术科。技术科工程师也拿不定主意,就去请示第一轻工局一位副局长。副局长也拍不了板,让请示上级有关部门。电话打到省外事办,回答是:“我们也没有遇到这种情况,不好回答。”接着,国外来信捎到了省轻纺局,不久,又将信件退回工厂,没有签署任何意见。
事情并没有到此完结。国外啤酒商标爱好者相继寄来了一封又一封内容相似的来信。
一天午饭时,厂里一位干部和厂长拉起话来:
“厂长,寄商标不是什么大事,咱们完全可以点头嘛!你们领导的胆子也太小了。”
厂长沉思了一下,推心置腹地回答:“小伙子,你还没吃够文化大革命的苦头!现在说起来没事,过若干年后追究起来,那我就说不清了。”
“哎呀,你是怕有‘里通外国’的嫌疑吧?”
“不瞒你说,文化大革命中,把我揪出来批斗,有几个人替咱公开说说话?现在没事,将来揪出来就有事了!”
国外索取啤酒商标的信来了六封,仍然没人敢出面做主。今年4月份,厂领导成员学习和讨论《准则》时,有的同志说:“我们要执行党的思想路线,就要强调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可是,我们的思想到底解放得如何?存在不存在思想僵化和半僵化的问题呢?”有的同志认为:“不敢给外国人寄商标,就反映了我们领导思想的僵化!”可是有的领导却说:“上面不表态,我们怎好做主?”
5月底,索取西安啤酒商标的第七封信又寄来了。这样,人家总共随信寄来了34张外国啤酒商标,可是我们连1张也没有回寄。在同志们的催促下,厂领导终于在6月2日让秘书正式拟文上报市第一轻工局请示。一位副局长经过反复考虑,同意给人家寄商标,但要由局长最后拍板。局长在报告上批示:“咱没有这方面常识,请办公室向有关(方面)了解请示一下,告啤酒厂处理。”
看来,这个“皮球”还得踢下去。但是,当局供销处负责同志接到批文以后,随即打电话询问了市工商局负责管理商标的有关同志,回答是如此直截了当:“可以寄!有空的话,请将寄来的外国啤酒商标也让我们见识见识……”供销处的同志于6月17日给厂里打电话,说按照副局长的批示,同意由你厂负责寄。并告知厂里,局里不再专门为此下文了。接到电话,有的厂领导心里仍在嘀咕:“我们上报的是正式报告,为什么局里不正式下文呢?”看来,没有“立此存照”,心里仍不踏实。
当我们调查将要结束时,西安啤酒厂又收到了国外第8封索取商标的来信。在各种因素的促使下,最近几天,这个厂给人家回寄了商标。就这样,国外来信索取啤酒商标一事,拖了11个月,总算解决了。
今年,西安啤酒已被评为全国优质酒。记者想:既然我们的啤酒可以在国内列为名牌,为什么不能树立雄心,努力增产,向国外出口呢?但是,连商标都迟迟不敢向国外寄,何言打进国际市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