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对虾养殖不能盲目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8-08
第2版()
专栏:记者来信

  对虾养殖不能盲目发展
编者按:《对虾养殖不能盲目发展》的记者来信,反映了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一些同志在经济问题上盲目性这么大呢?主要是没有知识。既不认真总结在生产上搞瞎指挥跌过筋斗的教训;又不愿意作调查研究,向科技人员请教,拜内行作老师。这样凭头脑发热办事,其结果必将是劳民伤财。搞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很重,慢慢来不好,盲目搞也不好。昌潍地区盲目发展对虾养殖的事实告诉我们:搞好经济建设,要从用干部着手,把真正的内行提到领导岗位上来;同时,提倡在职干部重新学习经济工作,学会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两条,克服盲目性,提高自觉性,以保证各项经济事业稳步发展。
对虾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名贵食品,出口换汇率高。养殖对虾周期短、见效快,当年放养当年就可以受益,应该提倡发展。发展对虾生产,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但目前有些地方,不顾主客观条件,盲目地、大面积地发展养虾。最近,在山东省召开的海岸带资源综合调查利用学术讨论会上,许多从事海水养殖业的专家、教授和专业工作者认为,对这种盲目发展对虾养殖的倾向,应该制止。
不顾条件地盲目发展对虾养殖,势必要破坏滩涂浅海资源和海域生态平衡。据反映,山东省昌潍地区准备在莱州湾沿海,筑一条大坝,建养虾场30万亩;烟台地区计划在1985年发展养虾15万亩。专家们认为,一个海湾、一个地区在浅海滩涂筑坝大面积养虾,搞不好,会造成和前几年盲目围海造田差不多的后果。破坏滩涂贝类和近海鱼虾资源,影响海域生态平衡。在这一点上,山东省乳山县是有过教训的。这个县乳山湾,历来盛产泥蚶、青蛤等经济贝类,每年江浙一带都有大批渔民来购买蚶苗。养殖贝类投资小、用工少、收入高。而1977—1979年,他们调用上万个劳动力,投资五、六十万元,在乳山口筑坝拦滩一万多亩。由于拦坝,坝内泥蚶、竹蛏等贝类资源大量死亡。坝外鱼虾索饵场也受到很大破坏,而万亩虾池一年仅产10万斤虾。专家们认为,这种“兴一业废十业”的做法,经济上是得不偿失的。当然,不是说建立养虾池一点不能损害或占用滩涂资源,而是说在发展养虾时,要通盘考虑,权衡得失利弊,选择最符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办法,发挥优势。象昌潍地区有些地方,要建养虾场,就要在海边筑起一道拦海大堤,然后,在堤内挖池养虾。据匡算建立一个万亩养虾池,一般要投资700多万元,平均每亩700多元。这样建成投产后,即使每亩产虾100斤,除去成本费用,一亩收入也不过赚六、七十元,要十多年时间才能赚回投资。目前,渔(农)村养虾,主要不是为了食用,而是想卖了增加收入。花大投资,出大力气发展养虾,就不如花很少的代价,抽些劳力把滩涂贝类护养好合算了。
盲目发展对虾养殖带来的饵料问题无法解决。目前,人工合成饵料还没解决,喂养对虾饵料主要靠贝类,喂养一斤对虾,一般需要20—30斤贝类。如果一个地区养殖对虾15—20万亩,需要的贝类数量就很大。不但滩涂自然贝类没有这么多,就是有,要在3个月内采捕投喂,按目前的生产能力,也是困难的。
养虾需要大量的虾苗,人工育苗短时间内不能满足需要。山东省是对虾育苗工作搞得比较好的地方,但是,到目前为止,也只是个别基础比较好的单位,才能做到虾苗以人工培育为主,绝大部分单位,仍然靠捕获大海中的自然苗放到池子里喂养。把虾苗从海里捕放到池子里喂养,一般成活率不到30%,若留在海里,虽然也有不少遭敌害而死亡,但在海里长得快,长得大,同样尾数的对虾,人工养殖的重量还不及海里的二分之一。目前,不少养虾先进的国家,都是把人工育好的虾苗投放到大海里,进行人工增殖,而我们却大量地从海里捕获虾苗。如果不能解决人工育苗问题,单靠从大海中捕获虾苗,发展对虾养殖,实是破坏资源,经济上也划不来。
对虾养殖既要发展,又不能盲目发展。当前,对虾养殖不要片面强调扩大面积,而要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上下功夫。今年,山东省对虾养殖面积已经发展到90,000亩。如果养好了,亩产对虾100斤是完全可能的。去年,各地养虾一般亩产才二、三十斤,如果再盲目发展,饵料缺少,虾苗不足,可能还达不到这个产量,即是发展到30万亩,也不如把这90,000亩养好。
新华社记者 陈必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