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做一个有理想、有作为的青年 潘晓致函《中国青年》编辑部谈对人生意义讨论的感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8-09
第3版()
专栏:

  做一个有理想、有作为的青年
  潘晓致函《中国青年》编辑部谈对人生意义讨论的感想
本报讯 第8期《中国青年》上发表了潘晓同志致《中国青年》杂志社编辑部的信,潘晓同志在信中说:
我万没想到,《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在第五期《中国青年》发表之后,孤寂、痛苦和绝望中的我,一下获得了全国数以万计同代人的关注和声援。面对这从未经过的场面,我简直找不出合适的词句来形容我此时的心情。
是你们,一反以往社会上那些“君主”、“神父”、“长官”们惯于板起的教训人的面孔,带着朋友、姐妹、兄长的热忱向我这将被淹没在尘埃之下的无名角落走来。是你们,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使我终于松开了紧绷的双唇,象孩子一样不顾一切地把久藏的泪水和心声向你们、也向社会抛了出来。当然,它不是理智的结果,也不是预知的表明,更不是“价值论”的产物。它所以引起共鸣,是因它赤裸裸的心脏的跳动。这种珍于一切的、最真诚的心灵的交流,用任何最动人的感激之词加以报答,都只能是对它本身格调的贬低。然而,我不能否认,这一颗颗并没有僵死的心脏的顽强跳动,虽不见得个个都能与我合拍,却在事实上以它们坦白的呐喊、执着的强调、中肯的劝慰重新鼓荡起我自认已经冷却的血液。我那毫无顾忌的自我发泄的感情激流中,开始分离出一股虽则弱小但却十分清晰、并初次涌动的同情感、责任感、使命感的支流。我常常捧着一封封的来信:16岁的“小囚犯”、偏远山区里21岁命定的“胶皮大车的继承人”、那么不愿意看到丑恶的正直善良的战士,和那些用身躯铸成理性的火炬向我走来的强者……我,在感奋和泪水中睡去,又从内疚和不安中醒来,一次次急不可待地再奔向更多的心灵……
我何以回答大家呢?!
有谁踢开一块拦路的石头,只是为了永远回味那石头的份量呢?“潘晓”不会满足于只做“潘晓”。此时此刻,她面对一双双期待的眼睛,只想把自己用青春和挣扎写成的文字早日拿出来。再品品“旧 生活”的苦酒,也听听“新生活”的召唤。用只能以真诚为最高价值的第一次的“作品”,来验证她所想象的那条唯一的出路是否存在;来验证有人认为的这样一种观点:“在弊病难以避免、新旧更替的社会条件下,面对现实,一个真正的强者并不是只能做个可歌可泣的社会‘牺牲品’,而应该成为一个有理念、有自信、更有一套结合自身特点的最科学、最巧妙、又最现实可行的办法的创造者。他主观上要求改变命运,提高自我存在的价值,以求更充分、更自由、更全面地解放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愿望,不仅可以,并且也只能在客观为别人行方便、为同类人的自然结合体——社会——提供需要,同时也为整个人类世界的文明进化发生自身的效力中得以最好的实现”是否存在着普遍的规律性;来验证假使一意无视他人的存在,无视人群组合形式的存在,只尊重自我的存在,是否必然是“越走越窄”。除此之外,我将无以面对用最宝贵的精神食粮在我命运危机中救助我的同代青年、前辈长者、后学少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