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集体经济大发展 劳动就业门路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8-13
第1版()
专栏:

集体经济大发展 劳动就业门路广
上海市办起四种类型的合作社
本报讯 据《解放日报》报道:上海市一年来已办了380多个自负盈亏的合作社,入社的待业人员4,000多名,其中知青3,000多名,从事生活服务、生产加工等40多种行当。
这批新合作社大体可分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为居民生活服务的,有150多个。如各种修理服务、饮食服务等。
第二种是为工厂企业单位服务的,有近100个。如为工厂加工、修建、运输等劳务。
第三种是为社会服务的,有120多个,包括办旅社、打包、搬运、自行车停放站等。
第四种是少数几个搞美术广告、摄影、外文翻译等文化服务的合作社。
河南省采取多种办法兴办集体经济
本报讯 据《河南日报》报道:去年以来,河南省采用介绍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办法,安置城镇待业青年375,000人,其中70%以上被安置在新发展的集体所有制企业中。各地安置待业青年的组织形式有:
全民企业办集体经济。这种形式有利于调动全民企业的积极性。既能使企业的闲置设备、房屋、技术力量、边角余料等得到充分利用,又能促进企业生产专业化。
县(区)以上主管局办的集体经济。这种集体经济由于产供销渠道比较畅通,能够比较稳定地安置待业青年。
城镇街道兴办的集体企业。这些企业大都是当前国民经济中需要进一步发展的行业,也是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所必需的行业,可以容纳更多的劳动力。
国家机关扶植的集体经济。这是一种由国家机关先借出一些资金,或发动职工投资入股,利用本身的有利条件,根据社会的需要,吸收本单位、本系统的待业青年参加,办起为生产、生活服务的消费合作社。
群众集资的民办集体经济。这种民办集体企业,大都按照自由组合、自筹资金、自寻场地、自找门路、自负盈亏原则办起来的。
以知青为主的农工商联合企业。截止去年底,全省共有知青场队1,270个,5万多人,不少场队正积极创造条件,向农工商联合企业过渡。
发展个体经济。目前全省个体工商业者已发展到45,900多人。此外,通过劳动服务公司还安排了8万人就业。
广州市拟统筹安排增加商业服务网点
本报讯 据《羊城晚报》报道:随着广州市人口的增长,商业、服务行业的网点和从业人员,越来越显得太少了。据有关方面提供的数字:1955年,零售商业网点从业人员占全市人口的11.2%;1965年降到5%;1979年只达到4.2%。
有关领导部门曾提出,城市商业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占城市人口的比例,应达到6%。这个比例虽然远未达到五十年代的比例,但是按此计算,广州市的商业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也可增加35,000人。当然,一下子要增加几万人到国营商业部门,是包不起来的,应对国营、集体、个体增加商业服务网点,提出一个统筹安排,全面规划的意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