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一些畜牧兽医专家、教授建议 把西北地区建成我国畜牧业基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8-13
第2版()
专栏:

一些畜牧兽医专家、教授建议
把西北地区建成我国畜牧业基地
据新华社银川8月10日电 要把西北地区逐步建成我国畜牧业生产基地。这是最近在银川市举行的中国畜牧兽医学会1980年年会上,一些畜牧兽医专家、教授们提出的意见。
参加会议的专家、教授,大都在西北地区长期从事畜牧兽医教学和科研工作,对当地农牧业生产的状况有较深的了解。他们说,把西北地区建成畜牧业基地,是这个地区的历史、现状和自然规律所决定的。从历史上看,我国西北自古就是经营畜牧业的地区。早在五、六千年前,人类已在这一带定居,过着渔猎游牧生活。秦朝时向西北移民,开荒毁林屯垦,草原遭到破坏。西汉末年到隋朝600年间,这里又变成水草丰美的地方,出现了“牛马街尾、群羊塞道”的盛况。从明代起才大量开荒种地,使黄土高原地区天然植被遭到破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然而,尽管如此,现在我国重要的大牧区几乎大部分仍在这个地区。这里有可利用的15亿亩天然草场,占本地区土地总面积的33%,为农田面积的7.5倍。加上这里气候干旱寒冷、温差大、无霜期短,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而牧草生长茂盛,发展畜牧业条件很好。此外,西北又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人民善牧,又培育出了大量的各类牲畜优良品种。但是,发展畜牧业的这些优势,一直没受到重视,结果畜牧业却遭受很大损失。
畜牧兽医专家们还指出,西北地区建成畜牧业基地,是西北地区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为此,专家、教授们建议:一、调整农业结构。应该切实重视和狠抓畜牧业,使畜牧业的产值逐步占到农业总产值的40%到50%,以至60%至70%。同时,依据西北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差异性大等自然特点和家畜分布情况,相应建立肉牛、肉用羊、半细毛羊、细毛羊及裘皮羊等生产基地。二、抓好草原建设。认真贯彻保护、合理利用和建设草原的方针,达到草、畜平衡,提高单位面积草原上所能获得的畜产品数量;采用合理的利用制度,养用结合,维护草原生机,防止草原退化;集中人力、物力有重点地培植人工、半人工草场,建设冬草生产基地。三、实行季节性生产平衡,解决夏壮、秋肥、冬瘦、春死亡的季节性的不平衡。四、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把农区作为发展西北地区畜牧业的一个重点。这就要首先调动起千家万户的积极性,鼓励和扶持社员户饲养家畜家禽。另外还要大力种草植树,积极推广草田轮作,合理利用作燃料的植物根、茎、叶等效能较高的饲料。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畜牧兽医教育和科研工作,为西北地区畜牧业现代化造就大批专业人才。六、大力防治畜禽疫病,保证畜牧业安全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