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巴基斯坦斋月小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8-13
第7版()
专栏:巴基斯坦通讯

巴基斯坦斋月小记
本报记者 李云飞
望 月
今年7月14、15两天,穆斯林国家先后进入斋月。这里弥漫着比往常更加浓厚的宗教气氛。
斋月的开始日期是每年回历的8月29或30日,这取决于哪一天能够看见新月。今年则是公历的7月13、14两天。在14日晚上看见新月后,哈克总统当即向全国发表讲话,宣告翌日进入斋期。
望月是有讲究的,要有3个以上忠诚可靠的穆斯林亲眼看见才算数。因此,在卡拉奇的巴基斯坦最高的建筑物——哈比卜银行大楼的顶上就设有一个望月台。如果由于连续阴雨在地面上看不到新月,必要时还可以乘飞机到高空去看。
禁 食
斋月期间,男满17岁、女满15岁的成年穆斯林都必须守斋,就是每天从日出到日落的整个白天不许吃喝任何东西,也不能抽烟。为了提醒人们注意,各报都在第1版刊登当天日落和第2天日出的时间。小孩和老弱病人虽然可以不必守斋禁食,但也要尽量节制饮食,更不能在公开场所吃喝。这项规定今年更加严格,哈克总统下令所有饭馆、餐厅白天都不得营业。日出前的那顿封斋饭人们是必须吃饱喝足的,因为直到日落才可以再度进食。那时的气氛也才比较轻松。
为什么这样做?说法很多。据说是为了使穆斯林更加虔敬真主安拉,让富人尝到穷人受饥饿的滋味,唤起同情心和不任意挥霍的自觉性。不过据记者观察,越是穷人,祈祷越勤,守斋越严。这大概是普遍的宗教心理。
应当说这是一种相当严格的宗教意识锻炼。目前正值盛夏酷暑。但是每天缩短两小时工作时间的还只是政府和机关的工作人员。那些在烈日下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每到下午,其饥渴之状不难想见。不过据巴基斯坦朋友讲,斋月期间,由于宗教意识特别强,打起仗来,穆斯林士兵的斗志不仅不受影响,反而更加旺盛。这是可信的,前有埃及打赢1973年的斋月战争为例,现有阿富汗游击队猛烈抗击苏联占领军为证。
天 课
天课与守斋一样,是每个穆斯林必须履行的“五功”之一,但它不只是在斋月实行。不过巴基斯坦是从今年斋月开始,并且以政府颁布法令的方式强迫实行的。这在穆斯林世界是第一个这样做的国家。
政府在6月公布的天课法规定:凡在银行存款1,000卢比(约等于人民币140多元)以上者,由政府扣除2.5%作为天课发给孤儿寡妇、老弱病残和其他没有生计的穷人,或用于兴办宗教事业。斋月伊始,7月15日下午在拉瓦尔品第举行了隆重的首次天课发放仪式,哈克总统亲自向28个穷人每天发给1,000卢比现金。已经成立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天课委员会,这个月里都在忙于这项工作。哈克政府认为,这是推行全面伊斯兰化、并最终消灭贫富差别和实现伊斯兰福利社会的重要步骤,因此决心实行下去。
开 斋
守斋禁食了一个月的人们,自然盼望着能够轻松一下。因此,开斋节便成了一年中最主要的节日。巴基斯坦政府已经宣布8月12日至14日为开斋节,放假3天。而14日恰好是巴基斯坦独立纪念日。
开斋节里,男女老少都打扮一新,第1天清晨去清真寺礼拜,而后亲友邻居互相祝贺,请客送礼。许多青年还特地选择在这期间举行婚礼。热闹的景象颇似我国的春节。
也如同我国人民在春节前办年货一样,斋月是穆斯林国家一年中购买力最高的一个月。特别是到了后半个月,商店里摆满各种货物,任由顾客挑选,有的地方甚至挤得水泄不通。各地还临时增设了一些专门的开斋节市场。(附图片)
图为伊斯兰堡一清真寺外景。巴基斯坦意为“清真之国”,全国百分之九十七以上的人信仰伊斯兰教,清真寺遍布各地。
新华社记者 袁长发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