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西岸血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8-13
第7版()
专栏:连载

西岸血泪
梁丽
二、步步蚕食
在一系列暗杀约旦河西岸阿拉伯人市长的恐怖行动之后不久,7月底,以色列议会决定把耶路撒冷定为以色列首都。
1967年,当时的以色列总理梅厄宣称:“犹太人必须占领西岸,要在那里永远定居。这地区必须只有最低限度的阿拉伯人。”十多年来的以色列各届政府,都不遗余力地执行把西岸地区犹太化的政策。
工党政府时期,在约旦河谷以及河谷以西高地建立的两条地带隔断了西岸居民与东岸的正常联系。早期的这些定居点大都建在河谷旷野或高地山头,远离阿拉伯居民中心,是些准军事哨所。
1977年贝京上台以来,沿西岸高地修建了第3条殖民地带,使定居点和人数骤增了1倍。这些定居点大都建在阿拉伯城市周围。贝京当局还修了几条公路连接这3个地带,把阿拉伯地区分割包围。按贝京内阁农业部长沙龙的说法,“只要建立了定居点,这地区就不能建立巴勒斯坦国。”
12年来,以色列人用征用、强占、强迫迁移等办法把西岸土地的将近30%变成了定居点,其中包括了约旦河谷最肥沃的农田,占了阿拉伯人90%的耕地。只要以色列占领者认为“安全”需要,就可以用推土机推倒房屋、铲平庄稼。有的村庄整个地被毁灭了。
以色列占领者还用各种办法把阿拉伯人逼走,毁房夺地。有的地区,几乎每个居民都被逮捕过,连七、八十岁的老人也不能幸免。有个村庄每逢星期四、六,全体村民都必须被关在学校操场里,在炽热的阳光下曝晒几个小时。
以色列当局把从西岸掠夺的资源,包括土地、劳力、用水、出口市场全部纳入以色列的经济。定居点马力大的深井每年从西岸有限的水源抽水1,600万立方米灌溉从阿拉伯农民夺来的土地,而使邻近的阿拉伯浅井干涸缺水。没法灌溉耕地的阿拉伯农民被断绝了生计,只能流落外地或是靠出卖劳力过活。
眼下,约有14,000名以色列人居住在64个西岸定居点里。他们家家有自动步枪,人人带着手枪外出。这些用铁丝网包围、有士兵守卫的定居点,给占西岸98%人口的90万巴勒斯坦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附图片)
图为在阿拉伯土地上建立的以色列定居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