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社员桌上有了丰盛的饭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8-16
第2版()
专栏:四川通讯

社员桌上有了丰盛的饭菜
在四川省大邑县?江公社七大队三生产队采访,记者看到社员饭桌上都有营养丰富的肉、蛋、大豆制品和时鲜蔬菜。这是该队近几年来改变农业生产结构,给社员膳食构成上带来的变化。
1976年前,这个队的社员吃肉很少,蔬菜品种也单调,人体所需热能的90%以上,都靠吃粮食获得。到1979年,全队四季都有大量新鲜蔬菜供给社员,每人平均吃肉、蛋和大豆等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已分别增加到90斤、13斤和30斤;吃粮却由原来的600多斤,相应地减少到400斤。这样的膳食构成,已超过国家医学科学部门建议全国在1985年达到的指标。
队里的干部、社员自豪地告诉我们,饭桌上的丰盛饭菜,不是靠老天爷恩赐的,而是改变单打一抓粮食生产、全面发展农林牧业的成果。
?江公社七大队三队地处海拔千米以上的黑虎岗。以前这里森林覆盖率在90%以上,后来由于毁林开荒,盲目种粮,绿树成荫的黑虎岗,变成了荒山秃岭。结果,生态平衡遭破坏,山穷水恶灾害多,广种薄收产量低,单一经营收入少,全队长期靠供应粮和贷款过活。从1973年起,新任队长李开友,发动干部群众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研究了改变贫穷的三条办法:一是荒山栽上树,就地建“金库”;二是草坡辟牧场,多养猪牛羊;三是退耕宜林宜牧地,种好宜粮地,使全队迅速走上了农林牧全面发展的道路。
经过七年的艰苦努力,这个全县有名的山区穷队发生了深刻变化。1979年同1972年相比,全队粮食总产量增长了2.2倍,平均亩产由186斤跃到891斤;林业收入增长了8.5倍,已占各业总收入的43%多;猪牛羊存栏数每人平均2.3头以上,其中猪、羊的出肥率提高了4倍;养禽等家庭副业,也普遍发展起来了。社员口粮分配由350斤提高到600多斤,每人平均分配收入由63元上升到217元。集体储备粮、向国家交售的商品粮和林牧副业产品,都比过去增加一至数倍。
本报记者 曹光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