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为什么常州市劳动力显得不够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8-19
第2版()
专栏:

为什么常州市劳动力显得不够了
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 庄启东 孙克亮
编者按:常州市解决劳动就业的成功经验值得重视。在劳动就业问题上,目前的确存在一些困难。但是,从常州的经验来看,只要按照中央的方针,解放思想,放宽政策,从发展生产、方便群众生活着眼,劳动就业中的一些困难就可以克服。悲观的论调是不对的,也是没有根据的。
目前全国城镇劳动就业问题十分突出,常州市却已基本得到解决。这是一件引人注目的大事。到今年一季度,除在外地国营农场的几百名知识青年和部分下放职工子女已在当地就业外,全市各类待业人员均已在市内作了妥善安置。据初步测算,常州市各系统今年共需增加劳动力近万人,而可供使用的劳动力资源仅有8,000人左右,劳动力显得不够了。
1978年下半年,常州市由于种种原因等待就业的和1978年、1979年两届毕业生等待安排工作的曾经多达5万多人。这对当时只有31万人口的常州市是一项繁重的任务。这个比例不仅在江苏省几个中等城市中是较高的,而且在全国59个中等城市中也位居前列。那么,常州的就业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呢?
先看一些基本数字:30年来,常州市区人口净增17.3万人,平均每年净增5,760多人;在此期间,职工人数净增近20万人,平均每年净增6,660多人。这就是说,每年吸收就业的人数比城市每年净增人口多15.6%,就业人数的增加大于城市人口的增加,工业生产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多于劳动力资源。从1966年到1976年十年间,工业生产平均以每年递增13%的速度持续增长,而劳动力长期得不到足够补充,因此,国民经济各部门容纳劳动力的胃口很大。这样,从1978年10月到1979年底,全市共安置待业人员51,000 余人。安置在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以及建筑、交通、城市公用等部门占25.5%。到今年一季度末,全市就业面达到67%。大量劳动力就业促进了生产的发展,197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了12.6%;生产的发展又扩大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从而使发展生产与扩大就业形成了良性循环。
常州市发展工业,也就是扩大就业的主要途径是什么呢?
第一,挖掘潜力。充分利用原有工业基础,走老厂挖潜、革新、改造的路子。从1966年到1979年13年间,常州市用于工业方面的投资和设备性贷款中,有85.7%用于老厂改建、扩建,而且大多是当年投资,当年收效。这样做,不仅经济效果好,而且能够迅速扩大就业。以常州市纺织工业为例,近13年来共获投资和各种设备性贷款约9,000万元。全部用于老厂改造。拥有纱锭数从解放初期的75,000增加到195,000,共提供税利17亿元,相当于同期国家投资贷款的19倍;同时,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仅1978、1979两年,全市纺织系统即安置待业人员8,600余人,占全市安置总数的17%。
第二,发挥优势。轻纺工业是常州市发展较早的工业部门,特别是纺织工业基础较好。常州市始终把工业发展的重点放在轻纺工业上,千方百计为轻纺工业的发展创造条件,较好地发挥了轻纺工业的优势,进而推动了常州市工业生产的全面发展。到1979年,全市已有轻纺工业企业121个,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的29%;职工6万人,占全市工业职工总数的37%;为国家提供积累2.71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52%。由于轻纺工业中多是劳动密集行业,因此,发挥轻纺工业的优势,为扩大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解放后全市工业部门净增职工13.9万人,有5万多人加在轻纺工业;1979年全市安置的4.1万多名待业人员,有四分之一是由轻纺工业吸收的。
第三,依靠联合。常州市从60年代初期开始组织“一条龙”生产,如今已形成灯芯绒、卡叽、手扶拖拉机等8条龙。所谓“一条龙”是以生产的专业化协作为目标,打破企业、行业、所有制及城乡界限的初级联合形式。这种联合,符合生产的规律性,对生产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采用“一条龙”的生产联合形式后,“龙”内企业,特别是“龙头”厂的生产能力迅速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也随之扩大。以手扶拖拉机“一条龙”中的龙头厂之一——常州柴油机厂为例,从1971年到1979年,8年间产量增长1.4倍,劳动力增长6.4%。
第四,发展集体企业。从1963年到1978年,常州市集体工业产值平均每年递增22.3%,大大高于全市工业递增13.6%的速度。现在集体企业占全市企业总数的59%,工业集体职工71,800人,占全市工业职工的44%。1978、1979两年安置的51,600多名待业人员,有42,200人安置在集体所有制单位,占81.8%。
常州市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也较早注意了对城市人口的控制。一是控制城市人口自然增长。60年代以来,常州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是呈直线下降状态,在客观上对1978年以来常州市顺利解决劳动就业问题起了作用。尽管常州市历年积累下来的待业人员较一般中等城市为多,但1977年后各年的新成长劳动力却相对较少,这当然有利于劳动就业问题的尽快解决,同时也是构成目前劳动力紧张的一个因素。70年代,常州市贯彻了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一起抓的方针,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一直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上。1978年,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5‰,低于全国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平均水平。二是控制郊区农业人口流入城市。常州市采取了积极帮助郊区社队办工业的办法,尽量就地吸收多余的农业劳动力。到1979年底,全郊8个公社,67个大队,共办起区、社、队三级工业企业152个,安排了19,500多人。社员的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为稳定农业人口,减少他们向城市的流动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从严控制征用郊区土地,减少征地农民工进城,大量压缩城市中的计划外农民工。去年一年,共清退计划外农民工9,000多人,占全市计划外农民工总数的65%。
总之,由于常州市较好地发挥了生产同就业的相互促进作用,成功地控制了城市人口的增长,从而迅速解决了空前严重的劳动就业问题,为我们提供了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有益经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