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调整科技队伍 打破死水一潭局面 上海激光所调出五分之一人员,调进一批骨干,工作效率提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8-21
第3版()
专栏:

调整科技队伍 打破死水一潭局面
上海激光所调出五分之一人员,调进一批骨干,工作效率提高
本报讯 据《文汇报》报道:近年来,上海市激光技术研究所调整科技队伍,有五分之一人员支援了有关单位,同时调进一批专业对口的业务骨干,提高了工作效率。
激光所的前身叫激光技术试验站。“四人帮”将这个站弄成“四不象”(即工厂、学校、机关、研究所都不象),科研方向、任务不明,课题设置混乱,科研队伍中用非所学、无所事事的现象十分严重。1978年底该所开展以“五定”(定方向,任务、人员、设备、制度)为中心的整顿工作,对于所内不能安排的科技人员进行了调整。所领导认为,安排不了的人员留下来没事干,为什么不能支援其他单位呢?这些同志多数是有专业知识的,但由于所的任务变动了,应该调到适当的工作岗位上去,否则将埋没人才。所领导首先向全所讲清人员的流动、交换,是正常的。只进不出,死水一潭,不利于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不利于科研工作。其次,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从关心科技人员出发,鼓励他们发挥聪明才智,为四化多作贡献。然后作出妥善安排。在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他们为这些科技人员找到专业对口的单位。根据需要和可能,尽量照顾个人的志愿和兴趣。也允许自找门路,如果个人找到去向单位,可报请组织作出安排。至去年上半年,分别安排到仪表、轻工、冶金、纺织、教育、卫生等21个单位,共44人,占全所科技人员的23%左右。这些同志走上新的岗位后,大多专业对口,安排适当,发挥了作用。调到某校的一位同志,前几年,为解决夫妻分居两地问题,从教育岗位转到研究所,改行搞激光技术工作,有劲使不上,很苦恼;归队后,她在教学中劲头很足,起了骨干作用。
该所对于留下的科技人员,根据科研任务及各人的专业,作了较大的调整,力争人尽其才,各得其所。同时,陆续从兄弟所、大学和工厂调进了18名研究人员。由于科技队伍得到调整,改变了那种人浮于事、“吃大锅饭”的状况,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一位科技人员,原来当物理教师,到该所以后工作一般,在调整时,他向所领导提出给他一年考察的机会,如果不出成果,再把他调出去。所里同意他的请求,安排了工作。两年来,他奋发努力,在激光热加工、焊接工艺中作出了成绩,被提为工程师。
科技人员有进有出,全所研究人员虽然减少了,工作进展却加快了。如氦氖课题,原来10人,半年不出一根管子。去年调出7人,人员精干,工作出色,大大提高了激光器功率及使用寿命,达到国内最高水平,获得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全息滴谱仪组,过去10人,后调走7人,补充1人。他们不仅完成了滴谱仪的技术鉴定工作,并在白光再现全息图像等方面,为我国全息照像提供了新技术。去年,全所33个课题,按计划完成了29项,取得成果13项,其中8项获得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今年上半年,有90%的课题按计划完成,其中激光大屏幕显示,某些主要指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