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办丧事中的封建霉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8-21
第8版()
专栏:

办丧事中的封建霉味
童光明
《红楼梦》中宁府的佼佼者秦可卿早夭丧命。为了把丧礼办得风光一些,荣宁二府,倾巢而动。且不说出殡那天“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的声势,只看停灵那七七四十九日,“宁国府街上一条白漫漫人来人往,花簇簇官去官来”的景象,就足见排场奢华了。
这是封建时代的事情,又是出在“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的大族名宦之家,所以,宁府借死者之丧显示活人的威风,是不难理解的。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类似这样挥霍浪费、讲究排场的事情,居然在我们共产党员的干部中也时有发生。河北省魏县县委为已故县委副书记王占鳌大办丧事,就够令人惊心怵目了。他们对人民群众的疾苦视而不见,对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的财经纪律充耳不闻,不带头移风易俗,实行火葬,而是把封建陋习当宝贝,制丧服,搞棺葬、名目繁多的吊唁、送葬还不算,一个月以后,居然还劳民伤财地搞什么祭奠“五七”。6,100多元人民的血汗,就这样白白地花掉了。人民不说也要问:难道这真的是为了悼念死者吗?!
我们是主张对死者进行悼念的。目的是缅怀过去,寄托哀思,化悲痛为力量。毛泽东同志在悼念张思德同志时就说过:“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试问,象魏县县委搞的这种弥漫着封建主义霉味的祭奠活动,能使人民同心同德地团结起来吗?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逝世后,尽管“四人帮”一伙下令不准举行各种形式的悼念活动,但是“通知声声抑不住,白花朵朵自飞来”。人民不屈服于“四人帮”的压力和淫威,他们从四面八方走向人民英雄纪念碑,走向天安门广场,团结起来举行了惊天动地的“四五”运动。这才是人民的悼念啊!只要是真正为人民的利益而死,人民就会千方百计地表示自己的悼念。哪怕是亲手扎一朵小白花,也要比那公费的哪怕是精美无比的花圈真心得多。
谈到花圈,我想到南斯拉夫人民在深切悼念铁托同志逝世时,响应政府的号召,不搞形式主义,把买花圈和发唁电的钱,做为捐款献给铁托助学金基金会,可谓是一种最好的悼念方式。
相形之下,魏县县委的作法,何其令人愤慨!这哪里象共产党组织的做法?王占鳌同志如果地下有知的话,他对魏县县委的这种作法,能够安心瞑目吗?何者是出自人民的真心悼念,何者是出自活人违背死者的心愿,借死人显自己的威风,这不是很值得人们深思的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