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神圣的职责——记北京部队某团党委做好思想转化工作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8-22
第4版()
专栏:

神圣的职责
——记北京部队某团党委做好思想转化工作的事迹
本报记者 阎吾 熊铮彦 涂国之
编者按:人民解放军北京部队某团党委继承和发扬党的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对犯错误的同志始终抱着爱护的态度,采取正确方针,耐心细致地把他们教育挽救过来。
今天,当我们学习《准则》,健全党内政治生活的时候,读一读这个团党委做好思想转化工作的经验,对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局面,加快四化建设的步伐,是有好处的。
1969年底北京部队某团组建的时候,正是全国大动乱的年代,各种各样的思潮泛滥起来,团里的一些同志因此犯了错误。
从那个时候开始,团党委依靠党的坚强政治工作,用无产阶级思想去不断克服各种错误思想。他们先后重点教育帮助过60多名干部,其中有24人因犯各种错误受了党纪军纪处分。经过时间的检验,没有一个被伤害了感情,留下“后遗症”;也没有一个需要平反、改正或重新处理。
(一)
对待犯有错误的同志,这个团党委一直坚持立足于教育和帮助,真心实意地做好思想转化的工作,从不借机整人、伤人乃至害人。他们说,衡量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一个尺度,是看你教育了多少人、团结了多少人、挽救了多少人。
重炮连连长损公肥私犯了错误。刚开始处理他的问题,有人就提出要派人到他的家乡外调,搜集和核实材料。
那年月,动不动就给人立“专案”,搞外调很时兴。但是,这个团党委不轻易这样做。他们认为,如果团里派人到这个连长的家乡调查,立即会在群众中造成一个印象:连长在部队出了问题。这等于先把他搞臭了一半。这位连长的爱人、子女和亲戚都在老家。如果那样做必然会增加他的思想压力,不利于对他的教育。团党委同时认为,这个连长是受了个人主义思想的毒害而犯错误的,通过教育,可以使他觉醒过来。于是,团党委加强了对他的思想教育,促使他很快主动交代清楚了问题,痛改前非。
在那个一切都可以被颠倒的时候,有的人明明自己有毛病,却还不认帐,要使他们接受教育、认识错误更不容易。越是遇到这样的情况,党委越是耐心细致,使教育工作照样在这些人身上收到好的效果。
司令部有个协理员,“文化大革命”中在步兵学校学习时就“造反”,来到这个团后还想拉帮结伙。党委几次严肃批评他的无政府主义思想,希望他把心思好好用到工作上。他却认为党委在“整”他。团里要安排一些符合条件的干部家属随军。名单还没有定,他就牢骚满腹地说:“团党委那帮人不整我就不错了,哪会批准我的家属随军!”可是,党委按原则批准了他的家属随军,分管干部工作的团党委常委楚维新还当面要他安排好工作尽快回去搬家。他当时确实感动了一番,但后来又起了疑心,私下和别人说:“是不是先让我的家属随军,以后转业时就好把我全家‘发配’去边疆?!”
干部复员转业工作开始了,上面正好分配这个团1个名额去新疆,有的同志提出要这个协理员去。团党委坚决不同意。他们说,军队干部转业去地方,是要他们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怎么能搞变相的惩罚呢!同时,这样做会使其他犯错误的同志感到失望,认为就是改正了错误也是白搭。这件事传到了这个协理员耳朵里,使他深深感到了党的温暖。从此,他听党的话,克服缺点,不断进步。
(二)
这个团党委在对犯错误的同志进行教育或作组织处理之前,一定先弄清事情的本来面目,做到既不扩大,也不缩小。他们认为,不这样做,轻则会伤害同志的感情,重则使矛盾激化,以至造成对革命的更大危害。
在这个团里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一天夜里,营区停电。忽然,一营党委向团里报告:三连有个副连长深夜摸黑闯进临时来队的战士家属宿舍,“企图强奸”妇女,当场被捉住,要求严肃处理。这时,家属招待所已经吵嚷开了。一个战士揪住身上只穿了衬衣短裤的副连长边打边骂。因病躺在床上的战士的妻子哭得要死要活。这个副连长临时来队探亲的爱人也是又哭又闹,要同丈夫离婚。他本人则跺着脚一个劲地说:“真叫我跳进黄河洗不清!”
在“怀疑一切”的那个混乱时期,一点捕风捉影的所谓“证据”,就可以在一夜之间把同志打成“罪犯”,更何况现在是“当场捉住”!但团党委却认为,这件事牵涉到两个家庭,影响到官兵关系,肯定还是否定以及怎样处理,都必须以事实作基础,来不得半点轻率。党委书记闪芳臣和另一名常委陈乃尚,带着机关干部先去调查。
这位副连长的爱人向调查组反映:那天下午副连长骑马摔了,晚上直叫头发胀,说要出去散散步,结果出了这样的事……。
那个战士妻子说,那天夜里有个人推门走进屋里,随手便插上门,又拿起桌上的暖瓶倒了杯水喝,然后脱下衣服,坐在床边休息。我以为是我爱人出去上厕所回来了,没有同他说话,谁知……。
那个战士说:我上完厕所回来,发现房门已给插上了。谁知门打开站在面前的是副连长。我气愤地问他想干什么?他却反问我:“你来干什么?”
调查组又到两家的住房察看。家属招待所两排房子盖得一个样。两家的住房正好一前一后对着,屋内的营具摆设也都一样。
副连长本人说不清楚的事情,团党委用事实帮助他说清楚了。副连长分明是在黑夜里,头脑昏昏沉沉走错了门,还以为到了自己住的屋里。事实真相大白了,原来加在副连长身上的“罪名”被否定了,各种隔阂消除了,眼看就要激化的矛盾平息下来了。
这个团党委从来不在风头上和火头上处理犯错误的干部。他们把这个经验叫做“冷处理”。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或者出于气愤,领导和群众对干部所犯的错误有时会看过了头。“冷处理”能够起到“镇静”的作用,防止感情用事,造成对人处理的失误。
在“四人帮”煽起的无政府主义思潮毒害下,有个集训队长几乎顶撞了团里所有批评过他的领导干部。团党委集体找他谈话,他一脚踢开会议室的门,随手拖过一张凳子坐下,气鼓鼓地说:“你们找我有啥事?快说。没事我要走了!”在场有的同志都气极了,真想马上把他狠狠训一顿。但大多数同志没有这样做,反而先让他把心中的话说出来。等他把话说完了,团党委的正副书记才平心静气地同他摆事实讲道理,既有热情的鼓励,又有严肃的批评,一直谈到凌晨两点多钟。他感慨地说:“想不到党委这样实事求是对待我。全怪我闹无政府主义,回去一定好好改。”
1977年,这个团后勤处有个兽医违反了财经纪律,而且情节比较严重。那时,正处在部队开展后勤工作大检查的火候上,群众特别气愤,连和这个兽医要好的一些人都竭力主张严办,开除他的党籍,送司法部门处理。
团党委和群众一起对这个兽医的错误进行严肃的批评和热情的教育帮助,同时首先使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再因势利导使群众的情绪也平静下来,一直“冷”了8个月。经过进一步调查和实事求是的分析,去掉了不应该完全算在他身上的账和不应该完全由他负的责任。这时,团党委研究决定给这个兽医留党察看两年的处分。这个兽医口服心服,群众也觉得党委对他的处分公正合理。
(三)
三营有个副营长一度打个人小算盘多了,上山打狐狸准备做皮衣服,打死了老乡的牧羊狗,受到党委的严肃批评教育。他本人想到自己的错误,又悔恨又痛心,认为团党委从此可能再不会让自己带兵了,苦恼得吃不好饭睡不好觉。
党委成员在一起议论:一个干部参加革命风风雨雨几十年,谁都可能摔个跤子、“打湿过鞋”。对犯了错误的干部,决不能“一批二冷三踢开”。既要使他们认识错误,又要给他们心中增添前进的希望。
团党委领导同志每次来到三营,总要找这个副营长谈一谈,问问他对部队建设有啥好想法,经常把重要的工作交给他。他心中那渐渐在熄灭的火焰,又重新燃烧起来了。营长不在家,他主动把全营工作的担子挑起来;师里在九连搞战术演习,他自告奋勇担任了指挥员;部队在山里搞夜间训练,他这个当年的侦察连长,担起了领兵开路任务。他说:“不把浑身的劲全使出来,心中不安啊!”
从1971年底开始,这个团党委恢复了战争年代传统的“立功创模”活动,同时响亮地提出了一句口号:
“有功就奖,不拘一格”。他们认为,只看到别人过去的过失和错误,看不到今天的成绩和功劳,甚至还要用过去的过失和错误,来抹掉这些同志今天的成绩和功劳,这样做等于把正在“站”起来的同志,重新又要打“趴”下去。
过是过,功是功,赏罚分明,催人奋进。一位司务长被撤职当兵期间,在营建施工中赶着马车3个月完成了半年的运输任务,团党委马上通令嘉奖;一位副连长受到严肃批评教育后,带领战士在短时间里把一个后进连队的面貌改变过来,团党委根据他的德才又提升他当了连长。全团受过处分的24名干部中,有4名立过功、受了奖,有5名还被提升了职务。
由于这个团党委发扬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调动了全团干部战士的积极性,各项工作干得都很出色。政治机关被北京部队领导机关通报表彰为“先进政治处”;后勤战线创造的突出成绩,引来了军内外数百个单位的参观取经;训练、施工、生产年年出色完成任务,多次受到上级表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