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牧鸭能手童志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8-23
第2版()
专栏:湖南通讯

牧鸭能手童志强
在洞庭湖滨的汉寿县,有一位远近闻名的牧鸭能手——童志强。
童志强是曙光大队的社员,文蔚公社专聘的养鸭顾问。他从13岁起,就在洞庭湖滨牧鸭,有了54年的养鸭经验。他走到哪里,哪里就响起“师傅来了”的欢迎声,……
先说说童志强的喂鸭本领。就在今年5月的一天中午,合兴大队的掌篙师傅叫助手扛来一箩筐稻谷,正准备喂鸭。碰巧,童志强来到这里,连忙制止说,这块田刚拔完秧,田里有凹谷,有虫子,断根又很多,鸭子都吃饱了,再喂就浪费粮食啦!掌篙师傅马上拉开嗓门喊道:“童师傅讲不要喂了,快背回去吧!”
几十年来,童志强就是这样“看鸭喂鸭”的。为了省下粮食,从春到冬,他赶着鸭群,到处寻找天然食物:春上开犁了,鸭子啄食着地里的草根、草籽、田螺,长得膘肥体壮;禾田里,他胆大心细,腿勤眼快,赶着鸭子三五成群满垄冲,既消灭了虫害,又能除草和中耕;入夏,暴风雨过后,蚯蚓纷纷钻出地面,是喂鸭的好饲料;收割季节,遍地是散落的谷粒,有鸭子吃不完的粮食;干塘干港时,小鱼小虾多,把鸭子赶下去就是了;冬季,湖水下跌,滩洲毕露,他犁开地皮,又为鸭子增添了许多活食……。
他这样放养的鸭群,子鸭83天就可以下蛋,菜鸭90天每只重达3斤以上,蛋鸭产蛋率最高达到98%。每只鸭子每年仅喂17斤稻谷就产蛋23斤左右,比一般人牧鸭,每只每年少喂十八、九斤粮食,多下四、五斤蛋。
让鸭子多下蛋,是童志强的一手硬功夫,叫鸭子不下蛋,更是叫大家赞叹不已的绝招。每当鸭子体质衰弱,或是天然食物大为减少的时候,他采取抑止鸭子生卵的措施,鸭子便停止下蛋。
今年6月中旬,汀头大队刚买回2,000只小鸭,不料遭到一场暴风雨,许多小鸭被淋湿了,二、三天内就死了300多只,情况还在继续恶化。童志强闻讯赶来了。他二话没说,直奔鸭棚,边看边说,那背上绒毛干一路湿一路的小鸭,是中了暑;那鼻孔流清水,伸长脖子咳嗽的,是受寒了。他拉开圈养小鸭的竹帘,把中暑和受寒的捉了出来,分别进行治疗。对受寒的,他先用白酒喷窝,再用生姜、紫苏、青蒿煎汤加酒拌食喂养;对中暑的,他就地扯来车前草、鱼腥草、满天星、苦瓜叶洗净捣烂,取汁加六一散拌饭抚服。第二天,这些小鸭一只只又扑楞着翅膀,戏水觅食了。
几十年来,童志强留心观察病鸭,解剖死鸭,分析病因,向兽医求教,一点一滴地探索出了一套防治鸭子一般常见病的办法。他有一本手写的防治鸭病的“药书”。
童志强被公社聘请当养鸭顾问以后,十分高兴,因为再也听不到那种“消灭海(鸭子)、陆(鸡)、空(鸽子)”的叫喊声了,更不用担心割他的“资本主义尾巴”了,可以理直气壮地干养鸭这项社会主义事业。他干劲十足,开办了三期养鸭短训班,把养鸭经验传给全社牧鸭人。他脚底生风,走遍了全社的村村落落,察看着每一个鸭棚,帮助解决养鸭难题。
童志强的辛勤劳动结出了丰硕果实。今年1至6月,全社小鸭的成活率达到91.7%,老鸭的产蛋率达到87%。鸭子总数从去年的4,800多只发展到34,000多只;交售给国家的鸭蛋1千多担,超额完成了全年的派购任务,每斤蛋盈利6角钱,仅这一项,就为集体经济增加了6万多元的纯收入。
本报记者
李业英 龙文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