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昭乌达盟用补贴办法发展糜子生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8-23
第2版()
专栏:

昭乌达盟用补贴办法发展糜子生产
本报讯 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从地方财政中拿出生产补助资金,支持糜子生产。
牧民喜欢吃炒米,这既是生活习惯,又是同牧业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可是近年来,由于糜子产量低、价格便宜、抗灾能力差等原因,许多农区社队不愿种植,使糜子播种面积、征购数量不断减少。1975年,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糜子面积74万亩,完成征购任务329万斤,去年减少到20万亩,仅征购63万斤,牧民炒米供应严重不足。
今年6月,中共昭乌达盟委员会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扩大糜子种植面积,支持糜子生产问题。会议决定,从盟地方财政中拿出27万元生产补助资金,对生产糜子的重点社队给与化肥补贴,由粮食部门同有关社队签订“预购糜子补贴化肥合同”,每交售100斤糜子,补贴化肥50斤,折款3元,秋后完不成交售任务的按比例扣还,超交的补发。
这个措施深受干部、群众欢迎,仅几天时间,就有41个公社1,200多个生产队签订了合同,增加糜子种植面积11.5万亩,预购糜子900万斤。仅此一项,可扩大炒米来源500万斤,加上原来计划和牧区自己生产的,明年牧民炒米供应状况将大大改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