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美国的新的核战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8-23
第7版()
专栏:专论

美国的新的核战略
美国政府最近批准新的核战略,其主旨是:一旦苏美发生核战,美国核打击的侧重点将是对方军事力量和指挥中心,而不是过去的城市目标。据称,这是为了事先警告潜在对手,他们如要发动进攻,将会遭到巨大损失
吴 楚
8月上旬,美国国防部透露,美国总统卡特以“总统第59号指令”的形式,正式批准了经过修订的对苏核战略。美国国防部长布朗将这一战略命名为“抵消战略”。这个战略并不是一项新的战略,据称是“体现了一项逐渐演进的核政策”,它的主旨是,如果一旦美苏发生核战争,美国将把摧毁苏联军事力量和领导人的防务设施作为重点,而不是象过去的以摧毁城市为重点。
美国国防部长布朗对“抵消战略”下了这样的定义:“美国必须握有按照苏联核袭击的样式和规模作出相应反应的充足的军事力量,使潜在的对手确信,假如他们打算采取可能导致战争的行动,非但达不到目的,而且将遭到巨大损失,从而遏制对手不敢对美国或美国的重大利益发动进攻”。可以看出,这项战略总的仍然是美国一贯施行的“威慑战略”。不过美国报纸指出,这个战略将“使总统有较大的选择余地”,而且要比过去实行的“互相毁灭对方城市的有把握的互相毁灭的政策灵活得多”,因而将“加强美国的威慑力量”。
卡特不早不晚恰恰在美国大选进入白刃战的时刻发表“总统第59号指令”,外报认为显然有着竞选的考虑。卡特的主要对手、共和党候选人里根早在6月就扬言,如他当选,他将重新采用施莱辛格的“打击军事目标核战略”。现在卡特抢先批准实质上就是“打击军事目标战略”的“抵消战略”,意在反击里根。
但是“抵消战略”的形成和获得批准表明卡特政府的对苏核战略发生了某些新的变化。
首先,在对未来美苏核战争模式的设想上,卡特政府上台初期否定“有限核战争”的可能性,认为核武器一旦使用,“必将迅速升级为全面核大战”,从而导致美苏两败俱伤;现在则强调美国必须做好必要时同苏打一场“持续时间长达数周、甚至数月的有限核战争”的准备,使美国有“更广泛更灵活的选择余地”。美国方面认为这样将有利于美国发挥核武器技术领先的条件,抵消苏常规兵力的优势。最近美国防部长布朗宣称,假如苏以优势兵力向西欧入侵,美国将不排除有控制地使用核武器,就是这种政策的体现。
其次,在核武器的使用上,卡特政府一度强调只要具备在遭到苏核突袭后仍能在报复性的还击(即所谓第二次打击)中一举摧毁苏二分之一的工业和四分之一的人口的能力,就足以威慑住苏联。换句话说,就是要以苏大城市作“抵押品”,使苏不敢发动核战争。这次修订过的核战略,把侧重点从打击苏联城市转向打击苏指挥中心、战略兵器和国防工业等军事目标,旨在削弱苏联的实战能力。当然,也不排除做为最后手段,“袭击苏200座大城市”。
第三,在核力量建设上,卡特政府初期态度不甚积极,而热衷于同苏联进行“限制战略武器谈判”,幻想以放慢B—1战略轰炸机和MX机动洲际导弹的研制、推迟中子弹生产等“单方面克制的行动,换取苏联放慢发展核武库的步伐。现在,为抵消苏战略核力量的迅速扩充,卡特政府加快MX机动洲际导弹和战略巡航导弹新型战略袭击兵器的发展,加强民防建设,重新重视反导弹和防空体系的改进。这次的核战略就是以能精确击中目标的MX导弹为基础的。而8月12日透露的总统第53号和58号指令,都要求改进美国地下和空中指挥所,完善通讯系统,以确保核战争中指挥的不间断。
“抵消战略”其实就是70年代中期、前美国国防部长施莱辛格提出的“打击军事目标战略”。1975年11月施莱辛格因与当时的国务卿基辛格在对苏战略、包括核战略上存在严重分歧而被福特总统解职。现在,施莱辛格的主张又重新为卡特政府所采纳。长期来,美国的核战略几经变化,虽名目繁多,但归根到底不外两大派主张:一派以60年代肯尼迪政府的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为代表,奉行“相互威慑”或称为“相互确保摧毁”战略;另一派即施莱辛格推行的“打击军事目标战略”。前者立足于“威慑”,认为在美苏均握有在战略还击中摧毁对方的能力的情况下,美苏发生核战争等于同归于尽,从而处于谁都不敢发动核战争的“相互威慑”状态。而后者着眼于实战,批评“威慑”论是建立在假定苏联也奉行此种战略的一厢情愿的幻想之上的,而实际上苏联并不接受这一理论。近年来苏联在大规模发展核武器同时,又不惜花费资金大搞民防建设,这表明苏联确是在扎扎实实地进行打各种规模、各种样式的核战争的准备,因此美国必须把“威慑”建立在切实加强打各种核战争准备的基础之上,否则
“威慑”即不起任何作用。
“威慑论”和“实战论”两派核战略观点长期相互矛盾对立,美国内历次核战略大辩论实质上都是两派斗争的反映。卡特政府此次核战略调整表明,在两派争论中对苏联强硬派的军事战略观点已占上风,因而不能不修改过时的“相互确保摧毁”战略,采纳对苏强硬派的主张。8月8日布朗在致北约盟国的信中声称,此次修订核战略的“目的是要明确表示,如果威慑失效,美国既有动用核力量的能力,也有动用核力量的计划”。事实表明,苏联根本不相信什么“相互威慑”。美国的“威慑论”既未能使苏联在扩充核力量的步伐上有任何收敛,也未能使苏联在扩充核力量的步伐上有任何减缓。苏联奉行的是不折不扣的“实战战略”,千方百计谋求对美核优势,准备打各种核战争。过去,当美苏核力量对比,美国尚占巨大优势时,“威慑论”多少还能起作用。而近年来,苏联核力量有巨大的发展,已经同美国并驾齐驱,甚至某些方面超过美国的时候,这种“威慑论”不能不暴露出它的根本的弱点。当着苏联力量不断发展,它的步步进逼不仅威胁到美国的切身利益,甚至威胁到美国未来的存亡。特别是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后,美国国内要求加强对苏抗衡的呼声高涨,美国政府也终于采取了强硬姿态对付苏联挑战。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8月8日说,美国修改核战略就是为了使美国摆脱“要么进行核大战,要么投降”的困境。此外,美正在发展中的新一代战略袭击兵器都具有命中精度高、生存能力强、适于打击军事目标的特点,为美修订核战略提供了物质基础。
美国新的核战略的批准公布在美国国内和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苏联宣传机器连续发表文章攻击卡特政府的决定是“狂人的行动”,目标是推行同苏联“对抗的政策”。而西欧舆论认为美国的战略符合西欧一些国家奉行的核政策,并有助于消除西欧对美国核保护伞可靠性的担忧。美国《华盛顿邮报》指出:美国新的核战略对美苏关系将具有深远的重要意义。“虽然乍一看这是一个单纯的军事问题,但是却具有政治意义和外交意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