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尼日利亚的经济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8-23
第7版()
专栏:

尼日利亚的经济发展
旭光
20年来,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尼日利亚的石油工业蓬勃发展,产量不断上升。目前,年产量已超过1.2亿吨,在世界产油国中名列第7,在世界石油输出国中名列第6。石油巨富使尼日利亚的国内生产总值高达320亿美元,超过了其它西非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有人说,石油在尼日利亚经济中的重要性,犹如没有黄沙就不存在撒哈拉沙漠一样。去年,它的石油收入为160亿美元,占政府收入的92%,占出口总收入的95%。
尼日利亚的石油生产所经历的航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尼日利亚的石油工业从1958年开始商业性生产。1967—1970年尼日利亚内战期间,石油日产量只有60万桶。内战结束后,产量不断提高,日产量曾达到200万桶的水平。1978年底,伊朗发生动乱,国际石油市场供应短缺,“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提高基本价格,尼日利亚的石油生产从1979年起又进入了新的繁荣期。1979年1月,日产量创244万桶的新纪录,比1978年同期提高了49%。
由于巨额的石油收入,尼日利亚国际收支出现盈余,财政支出宽裕。历届军政府曾依靠丰富的石油美元,制定了庞大的发展计划,国家建设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不过石油工业的发展并没有改变尼日利亚单一经济制的根本特点,只是由以农业和传统出口商品经济作物为主的旧的单一经济制,转为以石油工业为重心的新的单一经济制。
尼日利亚本是一个农业国。农业产值曾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0%,农产品出口收入曾占国家外汇收入的80%。
可是,在1970—1974年的“石油起飞”时期,尼日利亚的国民经济年增长率虽然达到了17.5%,但农业却下降了40—49%。结果,从1976年以后,尼日利亚的粮食已无法自给。目前,农村人口仍占全国人口的75%。但农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由20年前的66%下降到1979年的18.4%。
造成尼日利亚农业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村的土地制度,农业政策不当,各种灾害的侵袭,城市发展吸引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尤其是当“石油奈拉”(奈拉是尼日利亚货币名称)源源流入政府手中时,当局以为“有了石油就有了一切”,从而注意力只集中在石油及有关工业的发展方面而忽视了农业,致使农业生产出现了停滞和衰退现象。
面对这种局面,去年10月1日新上任的沙加里文官政府表示要尽快地恢复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优先”地位,提出了“绿色革命”的口号,采取了增加农业投资和贷款等措施,计划争取在5年内达到粮食自给,7年内恢复经济作物的领先地位。这些措施如能得以实施,尼日利亚的经济将在“石油繁荣”的基础上得到比较全面的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