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矿山通”当权 龙凤矿改观 抚顺矿务局任命工程师陈陶当矿长,工作出色,成效显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8-24
第1版()
专栏:

“矿山通”当权 龙凤矿改观
抚顺矿务局任命工程师陈陶当矿长,工作出色,成效显著
本报讯 据《辽宁日报》报道:1978年5月,抚顺矿务局从专业技术人员中选拔48岁的工程师陈陶同志担任了龙凤煤矿的行政一把手。
陈陶上任后,勇于走创新的道路,敢于突破一些旧框框的束缚,按经济规律管理矿山,首先在矿里实行奖励办法,并大胆向党委建议起用所谓“有问题”的能人,使矿山很快改变了面貌。
陈陶解放初期毕业于鹤岗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学的是机电。毕业后在龙凤矿当见习技术员。他以惊人的毅力坚持读了九年“业大”,不仅学完了大学机电专业的全部课程,而且学完了采煤专业的课程。在龙凤矿工作的二十多年中,他当过机电技术员、机电助理工程师,机电科长、生产科长、选矿厂主任、运输区长、调度室主任以及机电副主任、副总工程师等职,被大家称为“矿山业务通”。陈陶当矿长后,充分发挥他熟悉业务方面的“优势”,遇事必讲科学。
一次七号斜井火区蔓延,上级领导决定把斜井充填死,但他考虑到矿井今后的生产,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用科学办法灭火成功,为国家减少了损失。去年,他又冒着很大风险,提出采“丢掉的煤”的建议,并亲自设计施工方案,制定安全措施,亲自培训工人。龙凤矿井下采煤队已实现了连续一年无死亡事故,创造了建矿以来的最好水平。半年时间为国家多回收煤炭11万多吨。
陈陶每月都下井十多次,经常与采煤工人在一起,并处处为井下一线工人着想,得到矿工的拥护和信任。矿里去年盖了200套平房,全部分配给井下采煤青年居住。因为这些青年是井下的“生龙活虎”,由此,那片新居得了个美名叫“龙虎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