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我被折腾了二十多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8-24
第3版()
专栏:

我被折腾了二十多年
《招聘有感》这篇文章使我兴奋。文章没有任何哗众取宠之处,不过说了一些实实在在的话。
其实我对“招聘”并无多大兴趣,因为我是属于文章所说的“造成终身误”这一类,几乎是没有什么指望的人了。
我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当时,我响应号召,选择了分配方案中最遥远最艰苦的广西作为第一志愿。没想到,到广西后,“乱点鸳鸯谱”,把我分到了水利水电部门。
1960年,我与一个有海外关系的人结了婚;这样“就更遭殃了”。凡下放必有份。1960年,1965年,1970年,总共下放了三次。
从1958年到1966年,8年中我被换了5个单位,从事过5种不同的工作。其中,除了有一年教书之外,其它都是从头学起。常常还没有怎么入门,就又调换了工种。无论是第一次安排工作,还是后来多次调动,从来没有征求本人意见。而我自己则始终是绝对服从。
十年浩劫,我去干校劳动回来,下放到县里当了8年出纳。1979年3月,在技术人员归队的浪潮中,我被调回原工作单位——××水电设计队。回到这个单位后,安排在电算小组。同志们都认为这一安排是合适的,但在我,这又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又得从头学起。
我工作22年了,工资还只有技术12级,59元。1963年调资时,刚调进一个新单位两三个月,升级没有我的份。为什么?没有人找我谈,我也不去问。可是我内心是很痛苦的,泪水往肚里咽。一个一贯听党的话的青年人,因用非所学,技术水平当然就低一些,这个后果不应该由本人承担,可是偏偏要我承担。
1977年调资时,我在县农机公司当出纳。与我工龄相同的,工资一般要比我低两级;他们升了级,我不升级,我还是比他们高一级。我也无话可说,因为当时是“工龄第一”。后来得悉一位“官”夫人,1963年毕业,与我同时改行做了非技术性工作,她却升级有份(县里一直口称全县统一平衡)。我觉得实在太欺侮人,于是向国务院调资办公室写了一封信。最后这封信转到县里,虽然有人为此而恨我,但还是给我补调了一级。这是我有生以来唯一的一次不逆来顺受,也是我参加工作以来唯一的一次调资。
目前,正在搞技术职称晋升工作,我当然不会提出晋升工程师的申请。因为我“归队”学做一门新的工作才一年多,还达不到独立解决较难问题的水平。与我同年分配到广西水利水电战线的那些学水利干水利的同志们,绝大多数这次晋升中将获得工程师的称号。而我顶多套改为助理工程师。如果不是用非所学,或者即使学用不一致而工种不是那么多变的话,我绝不会落到这一地步。我被折腾了20多年!
人们会说,现在有了客观条件,你可以好好努力了。是的,我也正在努力着。可是我已经是46岁的人了。自从三年前患白血球下降症之后,经常一歇下来就感到困倦。我还能有什么作为呢?具有主观能动性时,没有客观条件;有了客观条件,却已永远地、历史地失去了主观条件,我悲观,我痛苦,我绝望。
我现在做的电算工作难度较大。再过一两年,正规的学电子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毕业了,我这个妈妈辈的人完全可能不如那些比我的孩子大不了几岁的年轻人。我感到无地自容,与其继续出丑,倒不如早点了结我的工作生涯。
我丈夫的一个在美国的姨妈曾表示能为我们去美国出力,我们谢绝了。正象你报文章所说的,“而去夷狄,就离开了父母之邦,他们又不干。”广西虽然不是我的“故乡”,但毕竟是我们祖国的土地。人老了,在外的尚且想回故乡,我们还出去吗?再说,我这个不会巴结人的人,在资本主义社会恐怕也难生存。最后,我想提出几点希望:
一、希望报纸为我们这一类人的工资待遇稍加呼吁;二、希望我的信能成为你们写文章的参考材料;三、希望能够开导开导我。
广西 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