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困难的使命——评布什访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8-24
第4版()
专栏:

困难的使命
——评布什访华
北京的中外人士认为,乔治·布什来北京的使命,是为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里根在台湾问题上所发表的有损于中美关系的言论进行“解释”,想使中国人民对里根的对华政策放心。布什的这项使命,是个十分困难的使命,因为他在北京的努力,立即被里根本人在美国的言论所否定。
布什下机伊始,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出的问题时,就矢口否认里根曾经说过要同台湾建立“政府间关系”的话。据了解,他在北京期间,一再表明里根愿意“改善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不搞“两个中国”,不使中美关系倒退,希望中方对此放心。可是,就在他忙于作这种解释的时候,美联社报道了里根8月21日在洛杉矶发表的讲话。在这个讲话中,里根再次鼓吹要同台湾建立“官方关系”,要在台湾“设立官方的美国政府联络处”。这样,里根就把他在中国进行“解释”工作的竞选伙伴置于困窘的境地。
布什在抵达北京的时候曾经对记者说,他能够“轻而易举”地把问题解释清楚,并使中国领导人相信,里根热中于发展中美关系。
在北京期间,布什还不止一次地说,他同中国方面的会谈是“有成果”的,在“许多方面已共同达成了协议”等等。布什的一名助手还说,“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甚至有所超过。”然而,布什此行既然主要是来解释里根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而中国方面同里根在台湾问题上又有原则分歧,那么“达成协议”的根据何在呢?
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是在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一政治原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是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中明确规定的原则,并在1979年中美建交公报中再一次加以确认。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发展中美关系。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坚定不移的立场。这是一个涉及到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的原则问题。中国政府和人民决不会拿原则作交易。
布什在北京反复申明,里根将按照美国的“台湾关系法”处理美台关系。但是,中国政府反对“台湾关系法”的立场是众所周知的,而且这是美国的国内法,不能作为处理中美关系的法律基础。指导中美两国关系的是1979年双方签署的建交公报。这项公报,清楚地写明:“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美国同台湾重建任何“官方关系”都是违背上述协议的。
然而,人们注意到,共和党的竞选纲领中有关中美关系的内容和里根近几个月来的言论,违背了指导中美关系的这一政治原则。他们企图把重建同台湾的“政府级关系”说成是同发展中美关系无关的事情,或者不会导致中美关系的倒退。这是说不通的。如果他们当真这样做,就只能使中美关系倒退。在这一点上,不应当存在什么幻想。
中国发展同美国的关系是超越党派的。不管美国哪个执政党违反建交协议,在中美关系上倒退,中国人民都坚决反对。
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在美国是由共和党前任总统尼克松开始,而由民主党现任总统卡特完成的。这一事实表明,美国两大政党的有识之士都认识到,美国同中国发展友好关系有美国自身的需要,也符合它的根本利益。中国政府和人民重视同美国发展关系,是因为它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是当前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是从世界的全局出发的。那种认为中国之所以愿意发展同美国的关系,是有求于美国,或者认为中国为了同美国保持关系,宁可吞下里根在台湾问题上配制的苦药丸,那是妄想,是打错了算盘。
新华社记者 周立方 周慈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