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8-25
第1版()
专栏: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本报评论员
织金大理石矿摆脱滥炸乱采的状况,采用了比较先进的开采方法,这件事本身不很重大,它却给予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以有益的启示。
当前,我们各方面的工作都在前进,总的形势是很好的。但是,也不必讳言,我们仍然面临许多困难,问题确实还是成堆。可以说,每前进一步,都有许多问题要加以解决。在成堆的问题面前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痛下决心,转变作风,面向实际,调查研究,一个一个地去解决问题。
现在从上到下都有一批领导干部奋发图强,立志改革,雷厉风行而又脚踏实地做工作,肯下苦功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因而在他们领导的地区、部门和单位,工作很有生气,面貌改变很快。但是,也确有相当一些领导干部,官僚主义十分严重。这种官僚主义最广泛的表现之一,就是整天坐办公室,泡在会议里,把照本宣科和画圈圈当作领导工作的唯一大事,就是不肯到群众中去、到实际中去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即使问题反映到他们那里去了,也听之任之。听之任之还有个借口,就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办不了,办不通。真的办不了,办不通吗?就以贵州织金大理石的开采为例。这原是一个多年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可算作“办不了”的“老大难”了。但是,一旦领导干部深入下去,到大理石开采现场指导工作,短短两个多月,就使问题得到了解决。再以最近报上报道的安徽芜湖市两家工厂拆“墙”为例。过去由于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芜湖联盟化肥厂和芜湖钢铁厂虽只一墙之隔,前者却不能向后者直接购进焦炭,而要舍近求远跑到几百里外去买焦炭。现在经有关领导部门认真研究,下决心改变这种状况,短短几天,也就把隔在两厂之间数年之久的“墙”给“拆除”了。这些例子说明,只要我们不是采取官僚主义态度,而是以对四化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积极的态度,许多问题并不那么难于解决。当然,有些比较复杂的问题,解决起来是要花更大力气、下更多功夫的。但是,能够因为困难多就听之任之,不去积极解决吗?如果任何事情一下子就能办通,那么当领导不是太容易了吗?作为领导,就是要跟困难和问题打交道。一个好的领导者,正是在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中显示自己的领导作用的。
我们共产党人以改造世界为己任。不发现问题,怎么叫认识世界?不解决问题,怎么叫改造世界?实现四化,就是改造世界的伟大事业。现在我们要把经济搞活,要广开生产门路、广开才路、广开学路,要改变干部队伍的结构,要改革经济管理及其他方面的体制……所有这些方面都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求我们去了解,去解决。我们不能回避矛盾,绕开问题。也不能采取等待态度,什么都要等到中央拿出办法,规定得十分具体,才去着手解决。如果那样,就会贻误工作。再说,中央的指示、规定是从全国情况出发的,各地区各部门情况不完全一样,仅仅照抄照搬也不行,要解决你那个地区和部门的问题,还是要从你那里的具体情况出发。何况上级领导机关也只是一个“加工厂”,如果没有下面的同志创造出种种经验,提供丰富的“原料”,又怎能作出合乎实际情况的指示和规定来呢?应当说,现在中央对许多问题总的政策精神是明确的。各地区、各部门完全可以而且应当根据中央精神主动地、大胆地去解决面临的种种问题。有些问题牵涉到体制和制度,在体制和制度没有根本改革以前,解决起来难度确实较大。但是,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一些地区和部门在不违背总的政策精神的条件下,从实际出发,采取某些变通办法,很多事情不就办通了吗?
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是满意的。人们不满的是许多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官僚主义作风。大家因为很多问题急待解决而无人过问,心中十分焦急。我们要清醒地看到,这种官僚主义作风不但影响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阻碍各项工作的进展,而且严重挫伤和压抑着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各级领导同志都要在作风上来一个大的转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切切实实地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工作做得好些,才能鼓舞广大群众为四化贡献更大的力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