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调剂余缺 相互协作 共同致富 彭县山区社队和平坝社队实行经济联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8-25
第2版()
专栏:

调剂余缺 相互协作 共同致富
彭县山区社队和平坝社队实行经济联合
新华社成都8月23日电 中共四川省彭县县委大力提倡山区社队同平坝社队自由挂钩,互相取长补短,实行经济联合。
位于川西平原边缘的彭县,山丘占60%,平坝占40%。由于山区与平坝在气候、水土等方面的差异,历史上早就形成了山区社队为坝区社队繁育春洋芋、川芎等作物种子,坝区社队为山区社队培育水稻秧苗、红苕藤等的生产联系。在劳力、耕牛上,也常互相调剂余缺。近年来,县委经过研究认为,要把彭县的农村经济搞活,使广大农民尽快富起来,就得将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干扰破坏了的山、坝之间的协作关系恢复发展起来。于是,县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各种形式的山、坝结合。
县委把山、坝之间在农业生产上的调剂余缺、相互协作的关系最先恢复起来。这个县的山区每年产洋芋种子5,000多万斤,过去由国家统一调剂,年年都要拿出四、五百万斤粮食,作为兑换洋芋种子的预付粮,还要贷给山区春荒粮200多万斤。这次县里规定,改由粮食部门搭桥,山、坝社队自由挂钩,签订合同,产销直接见面,实行以粮换种,各计各价。今年国家既没有支预付粮,也没有再贷春荒粮,山区社员所需粮食全由平坝挂钩社队调剂解决了。平坝社队所需的春洋芋、川芎等种子,山区社队所需的红苕藤和水稻秧苗等,也通过挂钩调剂,互惠互利,得到了圆满解决,为今年全县农业丰收创造了有利条件。
彭县山区具有发展牛羊等草食动物的良好条件,可以向平坝提供耕牛、肉牛以及羊肉,平坝则宜于发展养猪业,可以向山区提供猪肉,县委从这一特点出发,有计划地减少了山区的生猪派购任务,提倡山、坝社队自由挂钩,进行猪、牛、羊等的互换和调剂。由于县委狠抓了平坝商品猪基地的建设,全县生猪收购量大幅度增加,山区的牛、羊头数也显著上升。目前,山、坝各市场猪、羊、牛肉敞开供应,全县耕牛自给率有了提高。
山区资源丰富,劳力不足,技术力量缺乏,平坝资源不如山区,而劳力有余,人才众多,山、坝联合兴办社队企业更是大有可为。山区的大宝公社有丰富的石棉矿藏,但无力大量开采。去年通过自由挂钩,平坝区10个公社派出400多名社员和大宝公社协作。一年多来,不仅大宝公社增加了大量收入,坝区社队也增加了60万元的收入。有些社队把相互协作发展为联合办企业,成效更为显著。山区的思文公社七大队有较为丰富的煤炭资源,但由于缺劳力,又缺资金,一直未能开发。坝区的桂花公社既有劳力,又产坑木,但却缺乏资源。于是互相以己之长补彼之短,两家签订了合同,联办煤矿,实行收益分成。去年思文公社七大队因此增收7万多元,一举摘掉戴了多年的穷队帽子,桂花公社既解决了本社社队企业和群众生活用煤,同时还增加了5万多元收入。群众评论说,这种经济协作是利国、利社、利民的大好事,是使农民尽快富起来的有效措施之一。据初步调查,山、坝挂钩,共同致富的单位,今年比去年又有增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