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4阅读
  • 0回复

业余学习的厄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8-26
第3版()
专栏:杂谈

业余学习的厄运
杨柳榭
经历过知识贫困的艰窘之后,人们大都懂得了学习的重要。且不说每年有几百万青年,踊跃报名,让祖国的大学挑选;单说数以千百万计的工人、农民和各类工作人员,进函授班,上业余学校,收听收看电视大学广播,克服种种困难坚持业余学习,就足以看出人们求知的渴望。这是很值得欣喜的事。一个民族,从落后的起跑线上奋起直追,这种刻苦自励的学习之风,当是登上高山之巅的希望。
可惜,旧的传统观念,常常将一些人、包括一些做领导工作的同志的眼光遮蔽,使之看不到这种希望。一个人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国家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然而这是名正言顺的学习,非难者少。业余学习则不同,求学者不仅要克服学习条件的种种困难,而且要顶住来自各方特别是领导一方的责难。似乎业余学习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文汇报》刊登了一封读者来信,备述他业余学习之苦。一名职工,考进了一个职工业余大学。他对这种学习机会是十分珍惜的,努力学习,并千方百计做好本职工作,有时星期天放弃休息赶到厂里加班,以抵补上课所占用的部分工作时间。尽管如此,车间和工厂的领导,还是找出种种借口,始则勒令他中途退学,继则扣发他的全部工资和奖金。他们竟把这些说成是“经济制裁”。这位工人写道:“当我两手空空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家中,抱愧地告诉爱人要靠她的41元工资维持一家3口的生活时,她也惊得呆住了。”为了坚持业余学习,“爱人的衣料,家中的电扇一件件卖掉了。孩子的营养费也不得不节约……”在四化急需人才的今天,谁能不对这种百般刁难职工业余学习的行为“惊得呆住”呢?只要是稍有正义感的人,都会对这位工人遭到的厄运表示同情。
遗憾的是,这种事不是个别现象。据某职工业余大学统计,该校在今年暑期招生中,领取报名单的青工有2,388名,而得不到单位盖章同意领取准考证的就有902人。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业余学习所遭到的这种厄运,是否也算作一种悲剧呢?
中国现在虽无保护公民业余学习的专门法律,但却有提倡业余学习的文件,一些领导同志总不该置若罔闻吧!退一步,假若这些同志不曾学过这些文件,那么,报纸也该看一看、群众的呼声也该听一听。看来问题不在这里。有位读者来信讲得明白:“根本问题是有些领导自己不肯学习,而且对人们的业余学习抱着成见。无知已够可怕的了,成见更可怕!因为成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我想,这话大概是对的。
领导干部自己不肯学习,便不会了解业余学习的艰辛,不会懂得业余学习的重要。明代学者宋濂曾这样自述学习之苦:“家贫,无以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借书已属不易,求师则更难,“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今天的业余学习,条件比当年的宋濂好多了,但毕竟还有不少难处。工作的繁忙,家务的拖累,住房的拥挤,没有点毅力也是难以坚持的。倘若我们的领导干部尝过业余学习之苦,或者了解过群众的工作和学习情况,当会把那无情的棍棒化作温暖的手,给予热情支持的。
业余学习确是一条造就人才的成功之路。历史上多少有志之士,踩着这条艰难的小径,攀上了科学技术的高峰。今天,沿着这条崎岖的路,也走来不少有所作为的人。正所谓“登山千条道,同仰一月高”。这条路无疑是艰苦的,许多人所以选择这条路,是因为我们的国家还不能普及高等教育。特别是十年动乱,我们的教育事业惨遭破坏,无数中青年人被耽误了。现在要补上学习的损失,更多的还是要靠业余学习和在职教育。四化的实现,有赖于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业余学习应该在我们的教育事业中占一席重要的位置。
有些领导同志缺乏这种战略眼光。他们怀着一种偏见,视业余学习为“不务正业”,“搞自留地”,于是加以排斥,甚至进行“经济制裁”。看来,要使业余学习摆脱厄运,我们一些领导首先应该从偏见中解脱出来。如果把热心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叫做“不务正业”,那么正业该是什么呢?大概是指本职工作。因为常听到这样的论调:“你把这种劲儿用在工作上该多好。”听起来似乎有理,其实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今天,缺乏科学文化知识,那个“正业”想务也务不好的。至于把业余学习说成是“搞自留地”,那更说明了一些人的无知。且不说业余学习与种自留地不能等量齐观,即便说是种自留地,今天已不属“资本主义尾巴”,也是不应当“割掉”的。用经济手段来“制裁”业余学习么?那是可能收效的。因为知识不能当饭吃,人总得想办法生活。但可惜,这种“制裁”是“胡庸医乱用虎狼药”,只能扼杀人才的成长,而人才的损失比物质的损失更叫人痛惜。
偏见是可恶的,它给人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痛苦。但历史是公正的,它从来奖赏尊重科学的人。那些对业余学习持种种偏见的同志,最好自己也对科学文化热爱起来,钻研起来,否则是会受到历史的惩罚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