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把人民的意见带给政府——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吕鸿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9-02
第4版()
专栏:

  把人民的意见带给政府
  ——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吕鸿宾
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前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山东省莒县爱国大队党支部书记吕鸿宾格外忙碌。每天,他都要处理许多人民来信,接待多起群众来访。在他家里,有时来访者需要排队等候。吕鸿宾总是认真地记下他们的意见和要求。
记者访问吕鸿宾时,他正准备赴京参加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他对记者说:“人民代表是人民和人民政府之间的桥梁。人民群众有什么事,我有责任向政府反映。”他告诉记者,这次他准备向人代会反映三条意见:一条是希望各级人民政府加强对农村各类生产责任制的具体指导,以便稳定干部和群众的情绪,发展农业生产;再一条是关于如何加快沂蒙山区建设问题。吕鸿宾说,《沂蒙山小调》里唱道:“人人都说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好风光。青山绿水多好看,风吹草低见牛羊”。可是,这些年来,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有些地方树没有了,草也不多了,直接影响农牧业生产。在这些地方,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宽政策,把那些荒山荒地划归生产队经营,或者签订承包合同包到户,使穷山尽快变成富山。第三条,关于纠正冤假错案问题。他说:对于纠正冤假错案,至今仍有一些当事人顶着不办。他交给记者一份纠正一起冤错案件的结案报告,说:这个案件,我催了三次,历时两年,总算是基本搞清楚了。有些同志一提冤假错案,就借口“复杂”、“难办”,拖来拖去,顶着不办。这个问题不解决,怎么能实现安定团结?再拖下去,“四化”就会受影响。
吕鸿宾同志今年69岁,早在1950年就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起,每届都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当爱国村的选民第一次投票选举吕鸿宾当代表时,他曾对选民们说:“大伙选我当代表,我要把大伙的意见带到北京去!”当时,他家乡一带正流行黑热病,缺医少药。吕鸿宾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在农村建立卫生所的建议,被政府采纳,不久,爱国村所在的乡就办起了一个卫生所,为老百姓解除了病苦。从那时到现在,二十多年间,吕鸿宾始终保持着同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因为来访的人多,他家添置了十多个小板凳,夏天要准备十多把蒲扇,有时一天要烧二十多瓶开水招待客人。他紧密联系群众,听到的情况多,在历次代表会议上,提出了不少有参考价值的提案,真正成为政府和人民之间的一座“桥”。
新华社记者 南振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