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江苏代表许家屯、叶圣陶 谈发展江苏教育事业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9-05
第2版()
专栏:

  江苏代表许家屯、叶圣陶
  谈发展江苏教育事业问题
许家屯代表说:最近我到苏南、苏北不同类型地区作了调查。江苏中小学教育已经形成相当规模和基础,绝大部分地区基本普及小学教育,城市和大部分县基本普及初中教育,高中生比1949年增长40.6倍。教育质量也有提高。突出的问题是:(一)师资方面,政治地位还得不到应有重视,业务水平不高,生活待遇还存在不少实际问题。由于前几年一度要求过高过急,曾经提出“城市普及高中,农村普及初中”,形成学校逐级戴帽子,教师层层拔高;教师不够,就用小学教师教初中,初中教师教高中;公办教师不够,就用民办教师补缺;正式教师不够,就增加代课教师。越是经济基础差的地方,民办教师的比重越大。盱眙、泗洪等县,民办教师占70%以上。(二)办学条件跟不上。全省仅中小学校舍就缺一千六百多万平方米,急待维修的危险校舍达二百多万平方米。徐、淮、盐地区条件更差。(三)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很多地方只有普通中学一个模式。粉碎“四人帮”后,恢复了升学考试、择优录取的制度,提高了师生教学的积极性,但又产生了追求升学率的偏向。目前初中生能进入高中的不过30%左右,高中生能升入大学的只占4%左右。这就给绝大部分中学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很大困难。教师、学生、家长以至各级领导,都感到很大压力。
为了使教育事业合理地调整和发展,我们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在最近召开的全省中小学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了几点:(一)强调了中小学是基础教育,要德、智、体(包括美)全面施教。现在有的中学只抓数、理、化和语文,政治放松了,音乐、美术、体育没有了(叶圣陶代表插话:还有生物)。还要重视发展幼儿教育,这又是办好整个教育的基础。(二)强调了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1、广泛宣传,造成尊敬教师的社会风气,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建议国务院确定一个“教师节”。2、在教师中继续评定特级教师,试行职称条例,对有特殊贡献的教师,可授予荣誉称号。3、大力办好师范院校、教育学院和各地、市的教师进修院校,努力培养提高各类师资水平。4、逐步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和适当提高教师的待遇。(三)强调积极稳步地改革中等教育结构,采取多种多样办法,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以适应四化建设和广大群众的需要。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还是正确的,实际上不止两种。(四)努力发展和办好成人教育。
国家逐步增加教育经费,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重要保证。但目前国家的财力有限,我们决不能单纯依赖国家的投资,必须继续贯彻依靠集体办学和群众办学的方针,充分调动国家、集体和社会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使教育经费多源化。我们省里决定通过从以下六个渠道来解决:(一)省财政适当压缩其他开支,多挤出一点钱来支持教育事业。今年经费已比教育部规定指标多拿了9千万元,明年在此基础上再增加一些。(二)各市、县在地方财力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教育事业。(三)按照“六十条”的规定,在社队公益金中提取一定的比例用于农村教育事业。(四)工厂企业和社队企业可以从利润中拿出一部分来用于本单位的教育事业,或由公社统筹使用。(五)中小学校办工厂和其它勤工俭学收入,除去扩大再生产外,主要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师福利。如试办教龄津贴,鼓励教师终身教学(叶圣陶代表插话:校办工厂、农场,最好同学科联系起来,不是专门为了赚钱,经营管理也是一种学问)。搞勤工俭学,还同学生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如涟水县中小学学生上学,结合割草、拾粪,一年收入达几十万元,不但增加了学校收入,还培养了勤俭爱劳动的良好风气。还可以同附近厂、队挂钩,利用工厂车间,推行职业教育。(六)中小学学杂费收入。此外,农村民办教师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允许他们搞点副业,增加点收入。经济条件好的地区,还可以酌量提高学杂费的标准。
叶圣陶代表接着说:江苏省委的想法很好,要使各级领导都能有这个想法,就要使他们自己动动脑筋,想通了,变为他们自己的东西。我有一种想法,讲思想教育是对的,但什么都采取语法上无主语的句子:“要怎么样,要怎么样”,不好。教育不能用命令、教训语气,教育也不是我授你受,而是要“化”,要“薰”。不要板起面孔,要融化在随便言谈之中。家屯同志刚才讲得很好,还要地、市、县、社都能如此,怎么贯彻下去,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党制订了关于党的政治生活的十二条准则,我虽非党员,许多地方也要自觉照“准则”办,“以身作则”四字很重要,真正做到的不太多,做得好的报上登了,做得很不好的报上也登了,但未上报的还很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