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欧陆风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9-05
第8版()
专栏:连载

  欧陆风情
  吴祖光
  三、“不吃苦怎么行?”
大学中文教师、中年的华裔妇女白以她对祖国的无限热情接待了我们。
白和丈夫已经多年分居了,她带着10岁的儿子旭旺住在巴黎。她是我们这次赴法参加学术会议的组织者之一,是一个殷勤的、周到的、特别具有女性的细心的东道主,但是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她对祖国的深情。
她生在印尼,7岁到马来亚,13岁到澳大利亚,16岁又回到马来亚,18岁去香港,23岁到意大利学音乐,26岁到法国教书为业直到现在,如今是法国籍,但其间曾多次去美国。
这样详尽地写她的所到之处与学习情况,为的说明她青年时期的生活是动荡的,这样养成她具有很强的生活能力,敏捷、果断、反应快、办法多,能够很轻松愉快地处理和解决问题。我们同行的6个人都得到过她的帮助。
出身在国外的华侨,白是这样地热爱自己的祖国。10岁的旭旺也能说很好的中国话,是妈妈教的。“旭旺”是一个中国名字,它的涵义是清楚的,是指孩子象旭日初升那样的旺盛;当我问她,孩子的法国名字叫做什么的时候,她回答我说:“只有中文名字,没有法文名字。”她接着说,孩子正在读小学,小学的老师对孩子的名字有意见,质问她为什么不起个法文名字,而是用这个难记难念的两个中国字?祖籍中国的妈妈对老师反驳说:“任何一个名字第一次见到时都是生疏的,多念几回就熟悉了。”另一个类似的表现是,在一次宴会和一次晚会上,10岁的旭旺穿的是一身裁制得十分合体的、只有中国人才穿的中山装。在巴黎,恐怕也只有旭旺一个孩子是穿中山装的。
白说,她去年曾来过中国,是生平头一次回国,有两个20多岁的亲戚的孩子在她的帮助下,来到法国。年轻的中国人到法国来工作、来谋生还是可能的,但是须要学习谋生的本领。首先要把法文突击学好。第一重要的是要刻苦,学习要刻苦,工作也要刻苦。但是可惜的是这两个年轻人却就是不肯刻苦学习,生活十分懒散,以致引起寄居处主人的不满,在法国难以生活下去。
白举了自己为生活而奋斗的例子。她也曾在美国求师学唱,曾在著名的电影明星英格丽·褒曼家里为她作一些家务工作;又曾经为了挣得100美元的报酬,在12月的严寒天气充当临时演员,去拍摄一个投水自杀的镜头。她不会游泳,这样表演得更会逼真些,当然,马上会有人把她救起来。可是12月天气跳进河里多冷呀!她说:“在法国,在哪里都生活不易,不吃苦怎么行?”
白的父亲已经去世,在印尼留下了一笔遗产和橡胶园,她的兄弟姐妹们为分遗产在打官司,也来信叫她回去。她在巴黎可以生活,她对父亲的遗产没有兴趣,不回去。她还告诉我,旭旺对妈妈说,在他长大到16岁时,他便要搬出现在住的地方,离开妈妈,独立生活。
白已经又储蓄了一笔钱作为旅费,率领一个30人的自费旅行团,即将带着儿子再次来到中国。 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