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2阅读
  • 0回复

为青年成才创造条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9-06
第1版()
专栏:

  为青年成才创造条件
  本报评论员
邓小平同志在五届政协三次会议上的开幕词中指出: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需要用极大的努力,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组织上,要大量发现、培养和提拔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广开才路,人尽其才。”把更多的青年培养成才,从青年中大量选拔人才,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如何看待这一代青年人?青年中有没有人才?能不能在青年中造就出大批人才?人们的看法不尽相同。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看一些例子: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沈幼棠,67届初中毕业生,今年28岁。长期以来,他对阻抗心输出量测定刻苦钻研,很有成绩,填补了我国医学科学这方面的空白,也受到国际上的重视。一些国家的医学专家向他函索有关的学术论文,国际血管学科学委员会邀请他参加该会。沈幼棠去年被提拔为上海中医学院讲师。
北京72届初中毕业生陈岭,今年25岁。刻苦自学8年,掌握英、德、法、俄4种外语。高教局招聘外语人才考试时,在100多名应试者中,他英语成绩名列第四。最近,被北京工业大学一分校聘为外文资料员。
黑龙江肇东县制酒厂工人粟永清,今年31岁。多年来,认真钻研业务,在酿造优质酒方面做出贡献。他撰写的《泸型白酒酿造浅谈》等4篇论文,发表在《黑龙江发酵》杂志上,并被聘为该杂志编委。去年担任了制酒厂厂长。
内蒙古自治区阿荣旗长安公社珍珠大队东升生产队下乡知识青年张元正,今年30岁。1978年担任队长,带领社员群众艰苦奋斗,使生产队两年大变样,人均收入每年递增100元,机械化程度达到60%。
湖南株洲市电子研究所情报资料室周继武,今年30岁。四年来,发表了40多万字的译文。他具有较强的情报活动组织能力,是我国微计算机情报网的发起人之一。最近,经株洲市电子学界的四名专家共同向上级推荐,已经破格提拔当工程师。
上面所举的例子,不过是近来报刊上介绍的许多事例中的很小一部分。实际上,象这样出类拔萃的青年,在全国各条战线、各个地区都涌现出不少。这些青年大都是五十年代出生的。十年动乱确实耽误了这一代青年。但是,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即使在那动荡不安的年代不能接受更多的学校教育,也不肯荒废自己的学习。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以后,更加争分夺秒,加倍努力,因而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出色的成就。
事实证明,现在二、三十岁乃至三十出头一些的青年,虽然被耽误了,但并不是“垮掉的一代”、“失去的一代”。他们当中有人才,而且为数不少。问题在于我们要放开眼界,善于识别,看准以后,就大胆选拔。
共青团四川省委帮助临时工汪尹举进入理论编辑队伍的事例,很给人启发。汪尹举是一个有志于社会科学的青年。他在上高中时,用心收集资料,撰写了一部当时国内很少有人系统整理的《共产主义同盟史》,却被视为“狂妄”、“危险分子”,被迫停学。“文化大革命”中又因此而被认为“思想反动”,并被加上莫须有的罪名,被捕入狱。1972年释放后,当了临时工。1979年汪尹举上告。四川团省委认为汪尹举的案件是一起错案,汪尹举本人是一个很有才能的青年,满腔热情地帮助他解决问题。他们不仅协助公安部门为他平反,恢复名誉,退还文稿、资料,而且为他联系工作单位,推荐他为四川人民出版社理论编辑室编辑。四川团省委这种求贤若渴的精神,对发掘人才高度负责的态度,是很值得提倡的。
与此相反,有一些同志对四化需要人才没有迫切感,明明周围有可造之才,他们不关心、不培养、不使用,甚至以种种借口加以压制、糟踏、埋没。浙江省兰溪县有个名叫李紫贤的青年,在养蜂方面很有作为。1975年以来,他在《中国养蜂》杂志上发表了十几篇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具有一定价值的文章。只因他的出身不好,所在的大队把他赶出养蜂场,尔后县里又硬要他在食品站工作。李紫贤离开蜂群十分痛苦,几次呼吁回场,至今问题得不到解决。象这样不知爱惜人才,不是用其所长,而是强其所难,甚至无理压制人才的事例,在不少地区、不少单位都可以找到,应当引起各级领导的注意和深思。
有一些领导同志总是慨叹没有人才,慨叹“青黄不接”,但很少在培养人才方面下功夫。培养青年成才,对于许多人来说,确实有一个帮助他们把被耽误的时间夺回来的问题。现在,许多青年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希望通过各种途径多学到一些知识,这是很宝贵的。各级领导应当尽最大可能,为他们的学习提供方便,创造条件,这样,才能更快更多地培养出人才。有些领导只顾眼前生产和工作任务的完成,唯恐给青年一点学习时间要“耽误生产”。他们把生产和学习对立起来,看不到职工的科学文化水平不提高,生产效率也就不能提高,甚至根本不能掌握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这是一种不从长远看问题的短视观点。更严重的是有的领导干部对积极参加电视大学和业余学校学习的青年,不但不给予支持,还多方阻挠和打击。不少青年向报刊投书,揭发这类事情。最近《河南日报》发表了一机部郑州机器制造学校实习工厂工人张庆华的一封来信,说他在去年经领导批准,通过考试被录取为电视大学全科学员,白天学习,晚上回车间生产。后来党委要求他必须完成每月工时定额。他感到执行这个决定有困难,情愿每天上半班,扣一半工资。不久党委又说他没有干够工时定额,取消他的电大学员资格。为了干够工时定额,他晚上把小孩锁在家里,让爱人到车间帮他干活。即使这样,党委还派人从课堂往外赶他。他坚持听课,党委多次在大会指名批判,并让车间开会批判。以后又以他不能上白班、无法派工为名,停发工资八个多月,并给以警告处分。“我真不知我上电大犯了什么罪,为什么要遭受领导如此的打击?”这是这个青年向全社会提出的问题,发出的不平之鸣。这种现象发生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在党中央号召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时候,难道能够令人容忍吗?所幸这件事情已由有关领导机关做出正确的处理。象这样突出的例子,当然不是很多。但是,用种种办法“卡”青年人,不让他们多得到一些学习机会的现象,却是相当普遍的。希望各级领导机关都注意一下这个问题,纠正这种错误做法。
现在的青年一代被称为“跨世纪的一代”,我国现代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要靠他们去完成。因此,能不能把更多的青年培养成才,能不能从青年中大胆选拔人才,是关系到现代化建设成败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既要大力破除各种落后保守思想,又要从制度方面加以改革。诸如考试制度、招工用人制度、工人干部晋级制度,等等,都要有利于鼓励青年好学上进。要坚决解放思想,敢于打破一些老框框。中国科学院今年录取了193名研究生,其中有13人是中学或中专毕业生。按照规定,报考研究生一般要求正规大学毕业。为了不拘一格取人才,他们破格录取了一些虽然没有受过大学正规教育,但经过长期自学达到了同等学力,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青年。这个“格”破得好。在使用、提拔干部方面,也需要这种破格精神。例如什么人可以当技术员、工程师、农艺师、主治医师、编辑、记者、讲师、教授、研究员等等,不能光凭学历,有人学历虽然不够,学力确够水平,就应当给以相同的职称,委以相当的职务。现在青年中可造之才、可用之才不少。只要我们各级领导有满腔热情的态度,坚持正确的方针政策,就一定会发掘出更多的人才,这对于加快四化建设非常必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