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7阅读
  • 0回复

入木三分骂亦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9-06
第8版()
专栏:文艺随笔

  入木三分骂亦精”
  梁光弟
以画、诗、书“三绝”著称的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曾写过这样一副对联:
隔靴搔痒赞何益
入木三分骂亦精
意思是:赞扬我的文章,如果说不到点子上,那有什么用;骂我的文章,只要鞭辟入里,抓到要害,那也是很好的。
1931年,日本研究鲁迅的学者增田涉来到我国上海,向鲁迅请教,在谈到他要写的《鲁迅论》的腹稿时,鲁迅就把郑板桥这副对联写给了他。领略一下鲁迅引的郑板桥这副对联的用意,学一学这种包含着辩证法的观点,对我们今天开展文艺批评,是有所裨益的。
当前,文艺评论中搔痒不着的赞扬文章屡见不鲜。对于这种文章,议论之声可闻,而被赞扬者出来著文指明其赞而无益的,似乎并不多见。另一方面,入木三分的批评文章比较少见,而被批评者闻过则喜,为其“精”处所倾倒的,则更是凤毛麟角。
大家都觉得百家争鸣的气氛不浓,其中的原因之一,是不是有些领导者、作者、评论者,少了一点郑板桥这种对待“赞”和“骂”的态度呢?
有的人,读到一篇力砭时弊的小说、诗歌、漫画,看到一部揭露矛盾的戏剧、电影作品,总有一种“对号入座”的癖好:或认为作品中的人物是影射某某,或提出作品的背景涉及本地局势。于是乎停演,停映,停止发行,自扰自困,紧张起来。
有的作者,听到一点批评意见,不问批评得对不对,一概都把它当成打棍子。有的以你过去支持过我,今天你竟然批评我,就认为人家转向了,被招安了,成为“风派”了。
有的评论家,写起批评文章来,蜻蜓点水,吞吞吐吐,东边说了一句,赶快从西边补上一声。左顾右盼,四平八稳,探其苦衷,盖有避棍子之嫌。
凡此种种,很难说是正确的态度。我想,如果懂得了文艺批评中赞可以无益,骂可以有精的辩证法,特别是懂得“入木三分骂亦精”的道理,这种情况想必是会有所改进的。
批评是不是打棍子,主要不在立论是否深刻尖锐,言词是否激烈严厉,而在于对被批评者有无真心爱护的意愿。批评就要力求入木三分,这样才能叫人口服心服。打棍子和拿着棍子要打的现象,对文艺创作和评论求全责备、横加干涉的现象,今天并没有绝迹,需要引起注意。但把一切不同意见都视为“棍子”,看不到入木三分的批评中精当之所在,或因为怕被说成“棍子”而悸于发表不同的意见,也是不利于创作和评论的。
为了百花齐放更绚烂,百家争鸣更活跃,值得提倡一下这种豁达大度、实事求是地对待“赞”和“骂”的精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