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5阅读
  • 0回复

万国权、倪家玺、陈铭珊委员说 发展集体企业阻力很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9-09
第3版()
专栏:

  万国权、倪家玺、陈铭珊委员说
发展集体企业阻力很多
万国权委员说,天津市的民建和工商联按照政协五届二次会议协助政府安置待业青年提案的精神,在地方党委的领导下,发动成员参加创办和整顿街道集体企业的工作。截至今年7月底,已筹建起64户厂、店,其中工业36户,商业18户,饮食业5户,修配业4户,旅店1户。从业人员共有5,155人,其中青年3,145人。今年1—7月营业额约369万元,加工费70万元,共获利润约94万余元,占投资额的54%,有些厂已将投资额全部收回。
由于这些原工商业者对于本行业都有比较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和专长,总的说,这些集体企业一般具有投资少,收效快,精打细算,服务良好等特点,在增产节约,繁荣市场,满足人民需要,方便人民生活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事实证明,这是动员退休原工商业者为四化服务的一种良好形式,是大有可为的。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和阻力。如天津小白楼街青年售货点是劝业场退休原工商业者徐代传牵头筹建的。从拉小车摆摊开始,半年多盈利2万余元,安置待业青年20余人。街道党委看到这个点有发展前途,硬要并进一个经营水果的赔钱商业点,成立“社委会”,由街道党委副书记任一把手,把徐降为第五把手。从此,进货、售货、定价、管理等处处受卡,企业经营下降。徐代传反映这些问题时,难过得流了泪。最后徐代传退出了这个点。其他退休原工商业者对此反映强烈。和平机电厂是原工商业者孟少亭牵头筹建的。后来街道任命5位厂长,孟虽为厂长,但有职无权。街道派的会计竟对孟说,“我就是监督你来的。”南开区六合街保险柜厂,由原工商业者孙元印负责筹建,制出样品,质量很好,百货公司同意包销,利润较大。街道硬将一个不赚钱的黑白铁点并了进去,带进60多人,其中有40多位老大娘。以上情况,严重挫伤了原工商业者的积极性,我们虽已向市委统战部和有关部门反映,但这类问题还在继续发生。
倪家玺委员说,北京市民建和工商联成员在协助政府发展集体经济、安置待业青年工作中,也有类似情况和问题。如宣武区广内胶木厂,原管理人员不懂管理,不会经营,又不团结,资金短缺,企业亏赔。两会给予无息贷款3万元,又派原工商业者张纪尧去厂负责整顿。经过调整,取得一定成绩,但该厂原负责人却说张纪尧是来“摘桃子”的。崇文区崇外大街北口商亭,由原工商业者何子余筹建,几个月盈利数千元,刚有成绩,何即被调任有职无权的联社副主任。
陈铭珊说,上海市也有类似问题。在与街道集体合办的一些企业中,有“一平二调,硬塞硬派”的情况,影响了集体事业的发展,挫伤了退休原工商业者的积极性。
万国权委员建议:1、在集体经济企业中,原工商业者能胜任领导工作的,可以担任正职,要有职有权有责。如果企业发展了,需要成立党团组织时,最好能够在企业内推举,或选派熟悉本行业务和统战政策的干部。2、贯彻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原则,不要任意并点或摊派其它费用。已经这样做的,应予纠正。3、在政企分家后,各级集体经济管理部门,也可以由两会推荐有管理经验的原工商业者参加部分领导工作。4、凡是符合集体经济发展方向的企业,各级集体经济管理部门,应说服街道,在厂房和设备方面给予大力支持。5、各级行政部门和宣传部门应大力宣传党对原工商业者的政策,清除“四人帮”极左路线的流毒。
陈铭珊委员建议:集体企业一经成立,应实行独立核算。街道应该尊重企业的自主权,更不能平调企业资金设备,也不能任意安插和增加人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