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废品回收战线上的突击手——易延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9-12
第1版()
专栏:实干家

废品回收战线上的突击手——易延梅
在重庆市中区玻瓶杂骨回收店门前,几个年轻人正在将一袋袋的杂骨扔上汽车,个个干得都很起劲,其中一个姑娘名叫易延梅,她是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四川省劳动模范、全国供销系统劳动模范、杂骨流动收购员。
易延梅同志今年23岁,和一位老师傅一起,担负着重庆市解放碑一带36个餐厅、124个单位和上万户人家的杂骨回收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她数年如一日,拉着车走街串巷收购杂骨,年年超额完成收购任务。今年1至7月,超额收购杂骨八千多斤。
易延梅同志常说:“杂骨虽然又脏又臭,但社会主义建设少不了它。”她表示,只要工作需要,愿意收一辈子骨头。为了多收杂骨,易延梅调查研究,掌握骨源情况,及时收购。哪一带居民区的骨头多,哪一个餐厅每天进多少肉,该出多少骨头等,易延梅心中都有一个数。在收购中,易延梅发现很多人都不了解杂骨的用途,她就针对不同对象,边收购,边宣传。重庆市粤香村餐厅门口公路旁有许多碎骨头,小易看见后就去拣。餐厅师傅在一旁说:“算了嘛!甩都甩在地上了,又管不了几个钱”。小易耐心地解释说:“这不是几个钱的问题,社会主义建设少不了它啊!”小易把碎骨头扫在一起,过完秤,把钱交给了餐厅师傅。
群众积攒骨头,由于时间长,常有发霉、生蛆情况。易延梅不怕脏,不嫌臭,照样热情收购。遇到年老体弱的,她还主动上门收购。一次,有个老大娘提了一篮杂骨来卖,骨头已经变色发霉,而且散发出臭气,易延梅感到一阵恶心。但是,她没有推辞,而是把杂骨拿到水管处冲洗干净后收下了,还把篮子洗净还给老大娘,老人连声称谢。
易延梅同志常说:“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建设四化是大家的事。”她注意团结和帮助不安心杂骨回收工作的同志,使他们在生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报记者
曹照琴 韩国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